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9页 |
1.1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概述 | 第12-24页 |
1.1.1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2-13页 |
1.1.2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材料概述 | 第13-22页 |
1.1.3 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式 | 第22-24页 |
1.2 硫-氧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简介 | 第24页 |
1.3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堆结构设计 | 第24-26页 |
1.4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7页 |
1.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第二章 硫-氧SOFC电极粉体的制备 | 第29-35页 |
2.1 掺杂电极粉体的理论设计 | 第29-30页 |
2.1.1 离子大小 | 第29页 |
2.1.2 容限因子 | 第29-30页 |
2.1.3 电负性 | 第30页 |
2.2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30-31页 |
2.3 电极粉体的制备 | 第31-32页 |
2.3.1 方案与流程 | 第31页 |
2.3.2 阳极粉体的制备 | 第31-32页 |
2.3.3 阴极粉体的制备 | 第32页 |
2.4 粉体的表征 | 第32-33页 |
2.4.1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2页 |
2.4.2 扫描电镜(SEM)分析 | 第32-33页 |
2.5 结果与讨论 | 第33-34页 |
2.5.1 XRD分析 | 第33页 |
2.5.2 SEM分析 | 第33-3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硫-氧SOFC电解质片的制备与单电池测试 | 第35-63页 |
3.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35-36页 |
3.2 硫-氧SOFC电解质片的制备 | 第36-42页 |
3.2.1 电解质片制备工艺的设计 | 第36-38页 |
3.2.2 实验方案的设计 | 第38-39页 |
3.2.3 实验内容 | 第39-42页 |
3.3 硫-氧SOFC单电池的测试 | 第42-48页 |
3.3.1 单电池结构设计 | 第42-43页 |
3.3.2 电池电极浆料的制备 | 第43-44页 |
3.3.3 单电池组件的制备 | 第44-45页 |
3.3.4 硫蒸汽的制取 | 第45页 |
3.3.5 单电池发电系统的封装 | 第45-46页 |
3.3.6 单电池的测试 | 第46-48页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8-58页 |
3.4.1 温度对开路电压的影响 | 第48-49页 |
3.4.2 温度对电流密度的影响 | 第49-50页 |
3.4.3 稳定条件下输出电压与电流密度之间的关系 | 第50-51页 |
3.4.4 稳定条件下输出功率密度与电流密度之间的关系 | 第51页 |
3.4.5 正交分析确定最优电解质片制备方案 | 第51-56页 |
3.4.6 烧结电解质XRD分析 | 第56-57页 |
3.4.7 烧结电解质的SEM测试 | 第57-58页 |
3.5 最优硫-氧SOFC电解质制备条件的确定 | 第58-59页 |
3.6 最优制备条件下的单电池测试实验 | 第59-6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四章 硫-氧SOFC电池堆的设计制造与性能研究 | 第63-87页 |
4.1Ⅰ-型电池堆的设计 | 第63-73页 |
4.1.1 不锈钢支撑体的结构设计加工 | 第64-66页 |
4.1.2 单电池片的制备 | 第66页 |
4.1.3 电池堆的组装与封接 | 第66-68页 |
4.1.4 电池堆性能测试 | 第68-69页 |
4.1.5 电池堆性能的研究与探讨 | 第69-73页 |
4.2Ⅱ-型电池堆的设计 | 第73-85页 |
4.2.1 电解质片的制备 | 第73-76页 |
4.2.2 单电池片的制备 | 第76页 |
4.2.3 电池堆用垫片的设计加工 | 第76-77页 |
4.2.4 电池盖板设计加工 | 第77-78页 |
4.2.5 电池堆的组装与封接 | 第78-81页 |
4.2.6 电池堆性能测试 | 第81-82页 |
4.2.7 电池堆性能研究与探讨 | 第82-8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结论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7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