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目录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研究对象 | 第12-13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14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1.7 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8-29页 |
2.1 “空间生产”与三元辩证法 | 第19-21页 |
2.2 “空间生产”理论的相关研究 | 第21-26页 |
2.3 旅游小城镇相关研究 | 第26-27页 |
2.4 旅游小城镇空间生产相关研究 | 第27页 |
2.5 束河古镇相关研究 | 第27-28页 |
2.6 研究综述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束河基础情况及空间形态演变的“空间实践”研究 | 第29-52页 |
3.1 本文研究范围 | 第29页 |
3.2 束河基础情况分析 | 第29-33页 |
3.3 束河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 第33-34页 |
3.4 束河物质空间形态演变研究 | 第34-5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空间形态演变的“空间表征”研究 | 第52-61页 |
4.1 地方政府 | 第52-53页 |
4.2 束河古镇相关规划 | 第53-56页 |
4.3 企业(房地产开发商) | 第56-57页 |
4.4 政府、开发商行为影响分析 | 第57-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五章 空间形态演变的“表征空间”及特征、影响因素研究 | 第61-88页 |
5.1 束河古镇居民的空间生产特征、感知 | 第61-66页 |
5.2 束河古镇居住主体置换分析 | 第66-72页 |
5.3 束河古镇商业空间演变分析 | 第72-74页 |
5.4 束河古镇社会活动空间演变分析 | 第74-77页 |
5.5 束河古镇空间生产类型、特征及动力机制研究 | 第77-8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5-88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第88-92页 |
6.1 本文主要观点 | 第88-89页 |
6.2 基于空间生产的旅游小城镇空间发展建议 | 第89-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0页 |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从事的研究 | 第100-101页 |
附录B:图片来源 | 第101-102页 |
附录c:论文使用的问卷 | 第102-104页 |
附录D:调研照片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