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2.1 主题报道研究 | 第10-12页 |
1.2.2 媒体融合现状研究 | 第12-14页 |
1.2.3 地市党报研究 | 第14-15页 |
1.2.4 柳州日报新媒体中心及紫荆花节的特殊性与地位 | 第15-16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2 柳州日报紫荆花主题报道顶层设计 | 第18-25页 |
2.1 全媒体融合突破 | 第18-19页 |
2.1.1 新型理念构筑新型融媒生态 | 第18-19页 |
2.1.2 采编人员由服务“读者”到服务“客户”转变 | 第19页 |
2.1.3 产品由单一向多元转变 | 第19页 |
2.2 组织结构 | 第19-23页 |
2.2.1 科学分块 | 第20-22页 |
2.2.2 区块划分管理 | 第22-23页 |
2.3 人力资源管理 | 第23-25页 |
2.3.1 人员选拔机制 | 第23页 |
2.3.2 约束及奖惩机制 | 第23-24页 |
2.3.3 培训与发展 | 第24-25页 |
3 “紫荆花”主题报道分析 | 第25-41页 |
3.1 报道形式与内容 | 第25-33页 |
3.1.1 报道周期与基本模式 | 第25-26页 |
3.1.2 报道主题内容 | 第26-28页 |
3.1.3 报道标题分析 | 第28-29页 |
3.1.4 报道图片分析 | 第29-31页 |
3.1.5 多元内容创新融合 | 第31-33页 |
3.2 报道渠道与平台 | 第33-41页 |
3.2.1 微信与网站:融合时代的报道先锋 | 第33-35页 |
3.2.2 微博:对外宣传的缺失 | 第35-36页 |
3.2.3 柳州1号APP:新生的新闻平台 | 第36-39页 |
3.2.4 视频: 被忽略的存在 | 第39-41页 |
4 关于柳州日报主题报道的对比分析 | 第41-52页 |
4.1 纵向分析: 历年“紫荆花报道” | 第41-49页 |
4.1.1 报道数量与阅读量 | 第41-45页 |
4.1.1.1 微信: 数量稳定阅读量提升 | 第41-43页 |
4.1.1.2 微博: 不受重视利用率低 | 第43页 |
4.1.1.3 柳州1号: 文章数量较多受众活跃度低 | 第43-45页 |
4.1.2 报道内容 | 第45-47页 |
4.1.2.1 来源: 受众生产内容,媒体加工组合 | 第45页 |
4.1.2.2 主题: 本地文化与观赏文化进一步融合 | 第45-46页 |
4.1.2.3 图片: 质量上升,内容多样 | 第46-47页 |
4.1.3 报道形式 | 第47-49页 |
4.1.3.1 报道题材组合出现广告手法多样运用 | 第47-48页 |
4.1.3.2 新颖航拍受到热捧 | 第48-49页 |
4.1.3.3 赢得10万+关键在时机 | 第49页 |
4.2 横向对比柳州播报与柳州发布、柳州晚报紫荆花报道对比 | 第49-52页 |
4.2.1 新闻生产流程对比 | 第50页 |
4.2.2 新闻产品差异 | 第50-52页 |
5 地市级党报主题报道的思考 | 第52-55页 |
5.1 编辑主导VS记者主导 | 第52-53页 |
5.2 跨行业竞争与合作 | 第53页 |
5.3 扩大辐射面需要接受新兴事物 | 第53-55页 |
6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