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咸文笺注与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7-11页 |
上编 傅咸文研究 | 第11-42页 |
第一章 傅咸的家学渊源与创作思想 | 第11-19页 |
第一节 傅咸的家学渊源 | 第11-16页 |
第二节 创作思想 | 第16-19页 |
第二章 傅咸文的思想内容 | 第19-31页 |
第一节 忠君忧国、直言时弊 | 第19-24页 |
第二节 歌功颂德、托物言志 | 第24-27页 |
第三节 唱和酬赠、怡情养性 | 第27-31页 |
第三章 傅咸文的艺术特点 | 第31-41页 |
第一节 诗序笺教:质朴平易 | 第31-35页 |
第二节 章表奏议:明晰畅达 | 第35-37页 |
第三节 颂箴铭诔:典雅清壮 | 第37-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下编 傅咸文笺注 | 第42-72页 |
凡例 | 第42页 |
议立二社表 | 第42-45页 |
重表驳成粲议太社 | 第45-46页 |
迁尚书左丞上表 | 第46-47页 |
理李含表 | 第47-50页 |
又言 | 第50-51页 |
摄司隶上表 | 第51-52页 |
表 | 第52页 |
上言宜省官务农 | 第52-53页 |
上书请诘奢 | 第53-54页 |
上书陈选举 | 第54-56页 |
遭继母忧上书 | 第56页 |
奏劾荀恺 | 第56-57页 |
奏劾夏侯骏 | 第57页 |
奏劾夏侯承 | 第57页 |
奏劾王戎 | 第57-58页 |
奏事 | 第58-59页 |
上事自辨 | 第59-60页 |
司隶校尉教 | 第60页 |
又教 | 第60-61页 |
又教 | 第61页 |
与杨骏笺 | 第61-62页 |
与汝南王亮笺 | 第62-63页 |
致汝南王亮书 | 第63-64页 |
答李斌书 | 第64-65页 |
答杨济书 | 第65页 |
答曹志 | 第65-66页 |
相谕草 | 第66页 |
皇太子释奠颂 | 第66-67页 |
御史中丞箴(并序) | 第67-68页 |
犀钩铭(并序) | 第68-69页 |
邛竹杖铭 | 第69页 |
扇铭(并序) | 第69-70页 |
中郎将曹府君碑 | 第70页 |
襄邑侯诔 | 第70页 |
补遗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