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五官科论文--耳鼻咽喉科论文

加味凉膈散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肺胃热盛型的临床观察

缩略词表第5-6页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前言第10-11页
文献综述第11-21页
    1. 祖国医学对乳蛾的认识第11-17页
        1.1 中医病名沿革第11页
        1.2 病因病机第11-13页
        1.3 治则治法第13-17页
    2. 西医对乳蛾的研究进展第17-21页
        2.1 病因第17页
        2.2 发病机制第17-18页
        2.3 并发症第18页
        2.4 治疗第18-21页
临床研究第21-27页
    1. 临床资料第21-23页
        1.1 病例来源第21页
        1.2 分组方法第21页
        1.3 诊断标准第21-22页
        1.4 纳入标准第22-23页
        1.5 排除标准第23页
        1.6 剔除标准第23页
        1.7 脱落标准第23页
    2. 研究方法第23-27页
        2.1 治疗方案第23-24页
        2.2 临床观察及疗效评定第24页
        2.3 疗效判断及评分标准第24-26页
        2.4 统计学处理第26-27页
研究结果第27-32页
    1. 脱落情况比较第27页
    2. 一般资料比较第27-29页
        2.1 性别及年龄比较第27页
        2.2 治疗前病情轻重比较第27-28页
        2.3 治疗前主症各项评分比较第28页
        2.4 治疗前次症总评分比较第28页
        2.5 治疗前总评分比较第28-29页
    3. 疗效比较第29-30页
        3.1 治疗后组内主症各项评分比较第29页
        3.2 治疗后组间主症各项评分比较第29-30页
        3.3 治疗后主症、次症及总积分比较(组间及组内)第30页
        3.4 治疗后总疗效比较第30页
    4. 实验室指标比较第30-31页
        4.1 白细胞计数比较第30-31页
    5. 安全性评价第31-32页
讨论第32-40页
    1. 立法依据第32页
    2. 对照组选药依据第32-33页
    3. 立方依据第33-34页
    4. 组方分析第34-38页
        4.1 处方药物组成第34页
        4.2 处方解析及现代药理研究第34-35页
        4.3 加味凉膈散中药物功效及作用机制第35-38页
    5. 结果分析第38-39页
        5.1 一般资料分析第38页
        5.2 总疗效分析第38页
        5.3 治疗后组内比较第38页
        5.4 治疗后组间比较第38-39页
    6. 问题与展望第39-40页
结论第40-41页
致谢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50页
个人简介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气温对某农村地区居民循环系统死亡的影响
下一篇:耳穴贴压配合九气拈痛丸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