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5-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目录 | 第9-11页 | 
| 1 绪论 | 第11-19页 |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 1.1.1 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 1.1.2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1.1.3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 1.1.4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第13-16页 |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17-19页 | 
| 2 城市物流共同配送与环境影响综述 | 第19-32页 | 
| 2.1 共同配送的相关理论背景 | 第19页 | 
| 2.2 城市物流共同配送的意义 | 第19-20页 | 
| 2.3 城市物流共同配送的基本内容 | 第20-29页 | 
| 2.3.1 共同配送的运作模式 | 第20-23页 | 
| 2.3.2 共同配送中心 | 第23-27页 | 
| 2.3.3 共同配送的优势 | 第27-28页 | 
| 2.3.4 实现共同配送的途径 | 第28-29页 | 
| 2.4 城市物流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第29-30页 | 
| 2.5 北京城市物流共同配送交通效果基本现状 | 第30-32页 | 
| 3 环境影响评价理论研究框架 | 第32-39页 | 
| 3.1 环境影响评价基本原理 | 第32-35页 | 
| 3.1.1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 | 第32-33页 | 
| 3.1.2 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 | 第33-35页 | 
| 3.1.3 城市物流共同配送的环境影响评价原则 | 第35页 | 
| 3.2 环境影响评价指标选取 | 第35-36页 | 
| 3.3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步骤 | 第36-39页 | 
| 4 共同配送的环境影响评价应用研究 | 第39-59页 | 
| 4.1 城市物流共同配送的环境影响评价意义 | 第39页 | 
| 4.2 生命周期分析法 | 第39-43页 | 
| 4.2.1 生命周期评估的阶段分析 | 第41页 | 
| 4.2.2 主要应用 | 第41-42页 | 
| 4.2.3 社会影响 | 第42页 | 
| 4.2.4 评估意义 | 第42-43页 | 
| 4.3 基于生命周期分析法的城市物流共同配送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估 | 第43-45页 | 
| 4.3.1 确定目标和范围 | 第43页 | 
| 4.3.2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 第43-44页 | 
| 4.3.3 生命周期评估 | 第44页 | 
| 4.3.4 生命周期评估结果解释 | 第44-45页 | 
| 4.4 生命周期评估方法框架建模分析 | 第45-46页 | 
| 4.5 物流配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分析 | 第46-50页 | 
| 4.6 物流配送模式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对比 | 第50-56页 | 
| 4.7 生命周期解释 | 第56-59页 | 
| 4.7.1 贡献分析 | 第56-57页 | 
| 4.7.2 方案对比分析 | 第57-59页 | 
| 5 城市物流配送系统仿真与环境影响评价 | 第59-67页 | 
| 5.1 仿真概念和基本方法 | 第59页 | 
| 5.2 仿真程序实例应用 | 第59-67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7-70页 |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 附录A | 第73-78页 | 
| 作者简历 | 第78-80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