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中国哲学论文--先秦哲学(~前220年)论文--儒家论文--荀子(荀况,公元前313~前238年)论文

荀子的幸福观及其现代启示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文献综述第10-23页
1 引言第23-31页
    1.1 荀子所处的时代背景第23-24页
    1.2 荀子其人其书第24-27页
    1.3 幸福及孔孟的幸福观第27-31页
        1.3.1 “幸”、“福”、“幸福”第27-28页
        1.3.2 孔子的幸福观第28-29页
        1.3.3 孟子的幸福观第29-31页
2 荀子幸福观的哲学基础第31-46页
    2.1 “明于天人之分”的天人观第31-35页
        2.1.1 “天道自然”:天乃自然之天第32-33页
        2.1.2 “天行有常”:天的运行有其规律第33-34页
        2.1.3 “天人相分”:天人各有其职分第34-35页
    2.2 “人之性恶”的人性论第35-41页
        2.2.1 “凡性者,天之就也”——人性天然第36-37页
        2.2.2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人性好利第37-39页
        2.2.3 “人之恶明也,其善者伪也”——人性恶第39-40页
        2.2.4 人性可“矫饰而正之”——人性可矫正第40-41页
    2.3 义利之辨、荣辱之分的价值观第41-46页
        2.3.1 “先义而后利”:义以为上,义利两得第42-43页
        2.3.2 “义荣”与“势荣”:以有德为荣第43-44页
        2.3.3 “义辱”与“势辱”:以无德为耻第44-46页
3 荀子幸福观的内涵及特点第46-59页
    3.1 荀子幸福观的内涵第46-53页
        3.1.1 “成仁之道”的德性幸福第46-49页
        3.1.2 “以义制利”的道义幸福第49-50页
        3.1.3 “以礼节欲”的理性幸福第50-53页
    3.2 荀子幸福观的特点第53-59页
        3.2.1 以德祈福:幸福具有精神性第53-54页
        3.2.2 以义谋福:在德福矛盾中选择“义”第54-56页
        3.2.3 以礼致福:追求幸福要遵守道德规范第56-59页
4 荀子幸福观的实现途径第59-68页
    4.1 “化性起伪”:人性转化与幸福的获得第59-61页
    4.2 “积善成德”:善德积累与幸福的增进第61-63页
    4.3 “学至乎礼”:规范的遵行与个体幸福第63-65页
    4.4 “国昌民福”:国家的昌盛与群体幸福第65-68页
5 荀子幸福观的现代启示第68-78页
    5.1 成就理想人格,感受个体幸福第68-69页
    5.2 兼顾义利理欲,实现群体幸福第69-71页
    5.3 致力“福德一致”,提升国民幸福指数第71-76页
    5.4 对荀子“重德轻物”倾向的现代反思第76-78页
6 结语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6页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科研情况第86-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留守妇女孤独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以江西上饶市所辖农村为例
下一篇:从空间生产到空间正义--对空间问题的尝试性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