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经济安全评价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绪论 | 第12-24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土地资源安全的内涵及相关理论的研究 | 第14-16页 |
·土地资源安全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研究 | 第16-18页 |
·小结 | 第18页 |
·数据来源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方法 | 第19-21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1-24页 |
2 研究中的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24-30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24-26页 |
·土地资源 | 第24-25页 |
·土地资源安全 | 第25页 |
·土地资源经济安全 | 第25-26页 |
·理论基础 | 第26-30页 |
·系统科学理论 | 第26页 |
·土地稀缺理论 | 第26-27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7-28页 |
·人地关系理论 | 第28-29页 |
·土地生态系统不可逆理论 | 第29-30页 |
3.土地经济安全评价的原则及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30-46页 |
·土地经济安全评价的原则 | 第30-31页 |
·可持续性原则 | 第30页 |
·系统性原则 | 第30页 |
·科学性原则 | 第30-31页 |
·评价方法 | 第31-37页 |
·土地资源安全评价常用方法 | 第31-36页 |
·方法的选择 | 第36-37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7-41页 |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37-38页 |
·指标体系选取的依据 | 第38-39页 |
·指标的选取和确立 | 第39-40页 |
·评价指标的说明及描述 | 第40-41页 |
·评价权重的确定 | 第41-43页 |
·评价标准的确定 | 第43-44页 |
·指标评价值合成 | 第44-46页 |
·单项指数评价模型 | 第44-45页 |
·综合指数评价模型 | 第45-46页 |
4.实证分析 | 第46-66页 |
·研究区概况及土地资源现状 | 第46-50页 |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第46-47页 |
·自然条件 | 第47-48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48-50页 |
·河南省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其变化分析 | 第50-60页 |
·河南省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 第50-52页 |
·河南省 1999~2008 年土地资源变化分析 | 第52-58页 |
·河南省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58-60页 |
·河南省土地资源经济安全评价分析 | 第60-66页 |
·评价标准(阈值)的确定 | 第60-61页 |
·评价指标数据处理 | 第61-62页 |
·指标评价值的合成 | 第62-63页 |
·河南省土地资源经济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 第63-66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6-70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政策与建议 | 第68-69页 |
·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用地空间布局 | 第68页 |
·积极推进土地整理,促进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 | 第68页 |
·控制人口数量,缓解人地矛盾 | 第68-69页 |
·增强科技投入,提高人口素质 | 第69页 |
·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