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3. 国内外研究综述评价 | 第14-15页 |
引言 | 第15-17页 |
第1章 法官自由裁量权概述 | 第17-23页 |
1.1 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概念 | 第17-19页 |
1.1.1 国外法官自由裁量权概念 | 第17-18页 |
1.1.2 国内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概念 | 第18-19页 |
1.1.3 本文对法官自由裁量权概念的理解 | 第19页 |
1.2 法官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基础 | 第19-20页 |
1.2.1 法律制定的滞后性 | 第19页 |
1.2.2 法律规则的狭隘性 | 第19-20页 |
1.2.3 法律语言的片面性 | 第20页 |
1.3 法官自由裁量权的伦理属性 | 第20-23页 |
1.3.1 价值判断性 | 第21页 |
1.3.2 自主选择性 | 第21-22页 |
1.3.3 主观能动性 | 第22页 |
1.3.4 自由约束性 | 第22-23页 |
第2章 法官自由裁量权伦理制约的内涵及意义解读 | 第23-30页 |
2.1 法官自由裁量权伦理制约的内涵 | 第23-24页 |
2.1.1 何谓伦理制约 | 第23页 |
2.1.2 何谓法官自由裁量权伦理制约 | 第23-24页 |
2.2 法官自由裁量权伦理制约的必要性 | 第24-26页 |
2.2.1 法治实现需要伦理支持 | 第24-25页 |
2.2.2 司法实践需要伦理监督 | 第25页 |
2.2.3 法官办案需要伦理修身 | 第25-26页 |
2.3 法官自由裁量权伦理制约的重要性 | 第26-27页 |
2.3.1 有利于法官自由裁量意识从“被动”到“主动”转变 | 第26页 |
2.3.2 有利于法官自由裁量活动从“工具”到“主体”转变 | 第26-27页 |
2.3.3 有利于法官自由裁量行为从“完成”到“完善”转变 | 第27页 |
2.4 法官自由裁量权伦理制约的可行性 | 第27-30页 |
2.4.1 公平正义是自由裁量的立法考量 | 第27-28页 |
2.4.2 公正高效是自由裁量的内在要求 | 第28-29页 |
2.4.3 人性可塑是德法并治的存在根基 | 第29-30页 |
第3章 当前司法语境下法官自由裁量权的伦理困境及原因分析 | 第30-36页 |
3.1 法官自由裁量权行使面临的伦理困境 | 第30-32页 |
3.1.1 事实认知的伦理困境 | 第30-31页 |
3.1.2 规范选择的伦理困境 | 第31-32页 |
3.1.3 自主妥协的伦理困境 | 第32页 |
3.2 法官自由裁量权伦理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32-36页 |
3.2.1 司法行政化客观上制约了法官自由裁量的智慧 | 第32-33页 |
3.2.2 权力的自利特征易导致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 第33页 |
3.2.3 法律授权的空间过大易导致法官在自由裁量中权力过大 | 第33-34页 |
3.2.4 传统伦理评价标准与法律评价标准难以完全平衡 | 第34页 |
3.2.5 封闭的权力行使环境导致舆论监督缺位 | 第34-36页 |
第4章 法官自由裁量权伦理制约的范围及其应遵循的基本伦理原则 | 第36-41页 |
4.1 法官自由裁量权伦理制约的能力范围 | 第36-38页 |
4.1.1 在证据审查方面 | 第36页 |
4.1.2 在事实认定方面 | 第36-37页 |
4.1.3 在法律适用方面 | 第37-38页 |
4.2 法官自由裁量权伦理制约的基本原则 | 第38-41页 |
4.2.1 公平正义原则 | 第38页 |
4.2.2 司法良知原则 | 第38-39页 |
4.2.3 司法公信原则 | 第39-40页 |
4.2.4 公序良俗原则 | 第40-41页 |
第5章 法官自由裁量权伦理制约的路径选择 | 第41-48页 |
5.1 加强公正、高效等司法价值观教育 | 第41-42页 |
5.2 规范法官职业道德立法工作 | 第42-43页 |
5.3 加快推进法官职业伦理体系建设 | 第43-46页 |
5.3.1 建立严格的法官职业准入制度 | 第44页 |
5.3.2 建立科学的法官职业培训机制 | 第44-45页 |
5.3.3 建立良好的法官职业伦理规则 | 第45页 |
5.3.4 建立优厚的法官职业保障机制 | 第45-46页 |
5.4 建立完善道德监督体系 | 第46-48页 |
5.4.1 建立专门的道德监督机构 | 第46页 |
5.4.2 建立科学的心证公开制度 | 第46-47页 |
5.4.3 建立多元的道德监督方式 | 第47页 |
5.4.4 建立有效的道德奖惩机制 | 第47-48页 |
结束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