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18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8-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人口治安管理及其理论 | 第21-25页 |
2.1 人口治安管理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 第21-22页 |
2.1.1 人口治安管理的地位 | 第21页 |
2.1.2 人口治安管理的作用 | 第21-22页 |
2.2 人口治安管理相关理论 | 第22-25页 |
2.2.1 人口迁移理论 | 第22-23页 |
2.2.2 犯罪成因理论 | 第23-24页 |
2.2.3 社会融合理论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城市流动人口与治安管理 | 第25-30页 |
3.1 城市流动人口的含义与分类 | 第25-26页 |
3.1.1 流动人口的含义 | 第25页 |
3.1.2 流动人口的类型 | 第25-26页 |
3.2 城市流动人口的治安管理 | 第26-30页 |
3.2.1 治安管理的内涵 | 第26页 |
3.2.2 治安管理的特点 | 第26-27页 |
3.2.3 流动人口对城市的积极效应 | 第27页 |
3.2.4 流动人口对城市的消极效应 | 第27-28页 |
3.2.5 流动人口治安管理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城市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的演变 | 第30-33页 |
4.1 计划经济时期的严格限制 | 第30-31页 |
4.1.1 户籍管理 | 第30页 |
4.1.2 治安状况 | 第30-31页 |
4.2 改革开放初期的防范式管理 | 第31页 |
4.2.1 户籍管理 | 第31页 |
4.2.2 治安状况 | 第31页 |
4.3 现行的属地化管理 | 第31-33页 |
4.3.1 户籍管理 | 第31-32页 |
4.3.2 治安状况 | 第32-33页 |
第五章 余姚市城市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的实证分析 | 第33-42页 |
5.1 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基本情况 | 第33-35页 |
5.1.1 案件统计中的流动人口 | 第33-34页 |
5.1.2 流动人口涉及的案件构成 | 第34-35页 |
5.1.3 流动人口犯罪的原因 | 第35页 |
5.2 重点区域社会治安中的流动人口 | 第35-38页 |
5.2.1 阳明街道治安现状 | 第36页 |
5.2.2 阳明街道社会治安中的流动人口 | 第36-37页 |
5.2.3 阳明街道流动人口管理成效 | 第37-38页 |
5.3 流动人口聚居区的治安管理 | 第38-42页 |
5.3.1 聚居区的形成与特征 | 第38-40页 |
5.3.2 外来民工集中居住点的治安状况 | 第40-41页 |
5.3.3 民工聚居区治安管理中的问题 | 第41-42页 |
第六章 城市流动人口治安管理中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42-47页 |
6.1 流动人口治安管理中的问题 | 第42-45页 |
6.1.1 人员流动性大、成分复杂 | 第42-43页 |
6.1.2 居住分散、身份信息难以准确掌握 | 第43-44页 |
6.1.3 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 第44页 |
6.1.4 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 第44-45页 |
6.2 流动人口治安问题形成的原因 | 第45-47页 |
6.2.1 由流动人口本身特点决定 | 第45页 |
6.2.2 流动人口管理的社区参与度低 | 第45-46页 |
6.2.3 综合服务管理措施不到位 | 第46页 |
6.2.4 管理力量不足、经费短缺 | 第46-47页 |
第七章 改进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的对策措施 | 第47-53页 |
7.1 转变治安管理理念,构建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 第47-49页 |
7.1.1 由严格管控型向高效服务型转变 | 第47页 |
7.1.2 由分散粗放型向集中精细型转变 | 第47-48页 |
7.1.3 由单一行政型向多元参与型转变 | 第48-49页 |
7.2 强化管理体制创新,建立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的长效机制 | 第49-50页 |
7.2.1 探索推进“以证转人”管理模式 | 第49页 |
7.2.2 探索推进“以业择人”管理模式 | 第49-50页 |
7.2.3 探索推进“以房控人”管理模式 | 第50页 |
7.3 建立流动人口信息共享机制,提高社会治安管理水平 | 第50-53页 |
7.3.1 建立全员化、综合性的流动人口信息体系 | 第51页 |
7.3.2 落实规范化、合理性的信息采集考核机制 | 第51页 |
7.3.3 加大常态化、密集型的重点区域监控力度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附录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