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路基、路面工程论文--路基工程论文

山区公路软弱地基处理技术与应用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9页
        1.2.1 软土工程特性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软土路基处治技术研究现状第14-18页
        1.2.3 软土路基稳定性研究现状第18-19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9-21页
第二章 软土路基工程特性研究第21-37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我国软土沉积的成因及分类第21-24页
    2.3 软土的工程性质第24-28页
        2.3.1 软土天然抗剪强度第24-25页
        2.3.2 软土的渗透性、压缩性及流变性第25-26页
        2.3.3 不同成因软土的力学指标第26-27页
        2.3.4 软土的固结沉降特性第27-28页
    2.4 我国西部山区常见软土形式第28-36页
        2.4.1 湿陷性黄土第28-30页
        2.4.2 膨胀土第30-32页
        2.4.3 红粘土第32-34页
        2.4.4 冻土第34-36页
    2.5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软土路基及其加固技术数值分析第37-52页
    3.1 引言第37页
    3.2 Plaxis程序简介第37-38页
    3.3 软土路基稳定性分析第38-44页
        3.3.1 计算方案及模型第38-39页
        3.3.2 路堤高度的影响第39-41页
        3.3.3 软弱土层厚度的影响第41-44页
    3.4 软基加固处理技术数值分析第44-51页
        3.4.1 计算方案及模型第44-45页
        3.4.2 施工过程的模拟第45-47页
        3.4.3 加固前后路基稳定性分析第47-49页
        3.4.4 加固前后路基应力分析第49-50页
        3.4.5 加固前后路基沉降分析第50-51页
    3.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绥阳风华工业大道概况及地质评价第52-62页
    4.1 引言第52-53页
    4.2 工程地质条件第53-55页
        4.2.1 气象及水文第53-54页
        4.2.2 地形地貌第54页
        4.2.3 地层岩性第54-55页
        4.2.4 地质构造第55页
    4.3 特殊性岩土评价第55页
    4.4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第55-57页
        4.4.1 土石工程分级第56页
        4.4.2 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第56-57页
    4.6 道路工程地质评价第57-61页
        4.6.1 路基持力层评价第57页
        4.6.2 路线区分段工程地质评价第57-61页
    4.7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软土路基加固处理技术工程应用研究第62-83页
    5.1 常用软基加固方法第62-67页
    5.2 粉喷桩法在风华工业大道工程中的应用第67-73页
        5.2.1 粉喷桩法施工设计及工艺第67-69页
        5.2.2 粉喷桩法施工要点第69-71页
        5.2.3 粉喷桩法质量控制第71-73页
    5.3 强夯法在风华工业大道工程中的应用第73-80页
        5.3.1 强夯法施工设计及工艺第74-77页
        5.3.2 强夯法施工要点第77-79页
        5.3.3 强夯法质量控制第79-80页
    5.4 软土路基处理方案对比第80-82页
        5.4.1 加固效果对比第80页
        5.4.2 经济效益对比第80-81页
        5.4.3 社会效益对比第81-82页
    5.5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第83-85页
    6.1 全文总结第83-84页
    6.2 研究展望第84-85页
致谢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88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位移模式下刚性挡土墙主动土压力对比研究
下一篇: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及性能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