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大地测量学论文--卫星大地测量与空间大地测量论文

利用空间大地测量资料反演玉树地震带区域形变场特征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8页
        1.2.1 现代空间观测技术监测地壳形变的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2 基于大地测量形变数据的断层参数反演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第18-20页
第二章 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用于地质构造运动监测的原理与误差分析第20-33页
    2.1 传统大地测量技术的时空局限性与现代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的优势分析第20-21页
    2.2 GPS 监测技术基本原理及误差分析第21-27页
        2.2.1 GPS 监测技术基本原理第21-22页
        2.2.2 GPS 监测技术误差分析第22-25页
        2.2.3 GPS 提取地壳运动形变信息原理及流程第25-27页
    2.3 D-InSAR 技术基本原理及误差分析第27-33页
        2.3.1 D-InSAR 监测技术基本原理第27-32页
        2.3.2 D-InSAR 监测技术误差分析第32-33页
第三章 巴颜喀拉、羌塘边块体构造应力场分析第33-47页
    3.1 研究区域的构造地质背景第33-34页
    3.2 研究区域 GPS 观测资料介绍及处理流程第34-38页
    3.3 LSC 球面应变求解方法介绍第38-41页
    3.4 算例结果及构造应力场分析第41-47页
第四章 基于 D-InSAR 技术监测甘孜—玉树—风火山断裂及断裂两盘构造形变分析第47-56页
    4.1 研究区域 SAR 数据简介及处理流程第47-48页
    4.2 D-InSAR 算例结果及分析第48-50页
    4.3 位错模型在 D-InSAR 形变特征监测中的分析研究第50-56页
        4.3.1 Okada 矩形位错模型介绍第50-52页
        4.3.2 地震断层同震反演计算流程第52-54页
        4.3.3 算例结果及分析第54-56页
第五章 玉树地震发震断层构造活动性反演第56-68页
    5.1 DefNode 负位错模型第56-63页
        5.1.1 弹性回弹学说第56-58页
        5.1.2 负位错理论模型建立第58-60页
        5.1.3 DefNode 负位错反演模型介绍第60-63页
    5.2 DefNode 负位错模型在甘孜—玉树—风火山断裂中的分析研究第63-68页
        5.2.1 构造形变模型建立第63-65页
        5.2.2 断裂构造活动性数值反演模拟结果及分析第65-68页
结论与展望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IS图形系统中语音交互核心问题的研究
下一篇: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改造与更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