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鄂尔多斯农村民间借贷异化及治理研究--以鄂托克旗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主题第11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1.3.1 研究目的第11页
        1.3.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4 文献综述第12-15页
        1.4.1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3页
        1.4.2 国内研究综述第13-15页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5-16页
    1.6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7 可能的创新点第17-18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第18-23页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第18-19页
        2.1.1 民间借贷第18页
        2.1.2 民间借贷异化第18-19页
        2.1.3 民间借贷与民间借贷异化辨析第19页
    2.2 相关理论概述第19-21页
        2.2.1 金融抑制理论第19-20页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0-21页
    2.3 本章小结第21-23页
第三章 鄂尔多斯农村民间借贷异化表现及后遗症第23-32页
    3.1 鄂尔多斯农村民间借贷异化概况第23-25页
    3.2 鄂尔多斯农村民间借贷异化的具体表现第25-29页
        3.2.1 高利贷泛滥第25-26页
        3.2.2 集资诈骗盛行第26-27页
        3.2.3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规模巨大第27-29页
    3.3 鄂尔多斯农村民间借贷异化后遗症第29-31页
        3.3.1 农村民间借贷纠纷案件频发第29页
        3.3.2 民间借贷还款方式异化第29-30页
        3.3.3 民间借贷异化危害农牧民生活水平第30-31页
        3.3.4 舆论导向使危机进一步恶化第31页
    3.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鄂托克旗农村民间借贷异化原因调查分析第32-52页
    4.1 鄂托克旗经济金融发展概况第32-33页
    4.2 调查对象第33-35页
        4.2.1 借贷者性别第34页
        4.2.2 借贷者年龄第34-35页
        4.2.3 借贷者个人收入第35页
    4.3 调查方法第35-36页
        4.3.1 调查方法和内容第35-36页
        4.3.2 问卷发放与收集情况第36页
    4.4 调查结果分析第36-47页
        4.4.1 问卷结果分析第36-43页
        4.4.2 访谈结果分析第43-47页
    4.5 鄂尔多斯农村民间借贷异化的原因第47-52页
        4.5.1 民间资本膨胀和投资渠道单一第47-48页
        4.5.2 利率管制和企业融资渠道单一第48页
        4.5.3 地区投资选择失策和民众金融意识不足第48-49页
        4.5.4 二元金融结构和资本寻租第49页
        4.5.5 市场各方主体的因素第49-52页
第五章 政策建议第52-58页
    5.1 优化民间借贷发展政策环境第52页
    5.2 建立区域性多元化民间借贷金融市场第52-53页
    5.3 建立健全征信体系第53-55页
    5.4 推进利率市场化第55-56页
    5.5 建立健全法制监督体系第56页
    5.6 对公众开展财务风险预警教育,提高公众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识第56-58页
结论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6页
附录第66-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证券交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湖南省星沙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