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西坡苔原带退化土地的生态管理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内容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内容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4-23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4-16页 |
2.1.1 地质地貌 | 第14-15页 |
2.1.2 气候 | 第15页 |
2.1.3 土壤 | 第15页 |
2.1.4 植被 | 第15-16页 |
2.2 西坡旅游开发概况 | 第16-19页 |
2.2.1 游客接待情况 | 第16-18页 |
2.2.2 旅游车辆情况 | 第18页 |
2.2.3 旅游相关设施情况 | 第18-19页 |
2.3 苔原带的生态环境问题 | 第19-23页 |
2.3.1 道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 第20页 |
2.3.2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 第20页 |
2.3.3 小叶章的上侵 | 第20-21页 |
2.3.4 苔原带土地退化 | 第21-22页 |
2.3.5 景观格局的改变 | 第22-23页 |
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3-27页 |
3.1 研究方法 | 第23-26页 |
3.1.1 遥感数据的处理 | 第23页 |
3.1.2 野外样地调查 | 第23-25页 |
3.1.3 植被调查及土壤有关性质测定 | 第25页 |
3.1.4 人类活动调查数据的获取 | 第25-26页 |
3.2 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4 苔原带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 第27-45页 |
4.1 植被变化及其分析 | 第27-36页 |
4.1.1 植被及其面积变化的分析 | 第28-30页 |
4.1.2 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分析 | 第30-33页 |
4.1.3 植被数量及种类变化的分析 | 第33-36页 |
4.2 土壤变化及分析 | 第36-42页 |
4.2.1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 | 第36-37页 |
4.2.2 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变化 | 第37-38页 |
4.2.3 土壤有效氮含量的变化 | 第38-39页 |
4.2.4 土壤砾石含量的变化 | 第39-42页 |
4.3 苔原带道路及影响分析 | 第42-45页 |
4.3.1 西坡苔原带道路情况 | 第42-43页 |
4.3.2 西坡苔原带道路对土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 第43-45页 |
5 退化土地的生态管理措施 | 第45-53页 |
5.1 土地生态管理的原理 | 第45-47页 |
5.1.1 启动自然,让自然做功 | 第45-46页 |
5.1.2 最小的干预 | 第46页 |
5.1.3 自然与人的和谐 | 第46-47页 |
5.2 生态管理措施 | 第47-50页 |
5.2.1 制订科学的土地生态规划 | 第47页 |
5.2.2 适度开展土地生态恢复及重建 | 第47-48页 |
5.2.3 加强土地生态系统的监测 | 第48页 |
5.2.4 对旅游基础设施进行生态管理 | 第48-49页 |
5.2.5 严控苔原带道路建设 | 第49页 |
5.2.6 完善生态保护政策,加强执法监察 | 第49-50页 |
5.3 其他措施 | 第50-53页 |
5.3.1 改进旅游方式 | 第50-51页 |
5.3.2 对游客数量与分布的控制 | 第51页 |
5.3.3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 第51-53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53-55页 |
6.1 结论 | 第53-54页 |
6.2 讨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后记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