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 一、选题的意义 | 第8-9页 |
| 二、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 三、主要内容和结构 | 第12-16页 |
| 第二章 张之洞史学思想产生的条件 | 第16-22页 |
| 一、内忧外患的时代危机 | 第16-17页 |
| 二、传统儒学的熏陶 | 第17-19页 |
| 三、西学思想与从政经历 | 第19-22页 |
| 第三章 张之洞的历史观 | 第22-30页 |
| 一、历史变易观 | 第22-25页 |
| 二、世界史视野 | 第25-28页 |
| 三、会通思想 | 第28-30页 |
| 第四章 张之洞的史学观 | 第30-40页 |
| 一、体用与经世 | 第30-36页 |
| (一) 中体西用 | 第30-33页 |
| (二) 史学经世 | 第33-36页 |
| 二、读史论 | 第36-40页 |
| (一) 通论读书 | 第36-38页 |
| (二) 读史治学 | 第38-40页 |
| 第五章 张之洞史学思想的影响及其评价 | 第40-47页 |
| 一、张之洞史学思想的保守性 | 第41-43页 |
| 二、张之洞史学思想的进步性 | 第43-45页 |
| 三、张之洞史学思想的评价 | 第45-47页 |
| 结语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