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基于等离子体的常压离子化技术 | 第11-17页 |
1.2.1 实时直接分析技术 | 第12-13页 |
1.2.2 介质阻挡放电电离技术 | 第13-14页 |
1.2.3 低温等离子体探针技术 | 第14页 |
1.2.4 微波诱导等离子体解吸电离技术 | 第14-15页 |
1.2.5 等离子体辅助解吸电离技术 | 第15-16页 |
1.2.6 常压辉光放电解吸电离技术 | 第16-17页 |
1.3 微波等离子体炬质谱(MPT-MS)技术 | 第17-20页 |
1.3.1 微波等离子体炬电离源的工作原理、装置和特点 | 第17-19页 |
1.3.2 微波等离子体炬电离源的应用 | 第19-20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微波等离子体炬质谱快速鉴定药片中的有效成分 | 第21-33页 |
2.1 引言 | 第21-22页 |
2.2 微波等离子体炬质谱快速鉴定单方制剂中的有效成分 | 第22-27页 |
2.2.2 实验部分 | 第22-23页 |
2.2.3 结果与讨论 | 第23-27页 |
2.3 微波等离子体炬质谱快速鉴定复方制剂中的有效成分 | 第27-30页 |
2.3.1 实验部分 | 第27-28页 |
2.3.2 结果与讨论 | 第28-30页 |
2.4 微波等离子体炬与四极杆质谱仪联用鉴定药片中的有效成分 | 第30-32页 |
2.4.2 实验部分 | 第30页 |
2.4.3 结果与讨论 | 第30-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微波等离子体炬质谱快速筛选药物光热稳定性 | 第33-45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3-35页 |
3.2.1 仪器与试剂 | 第33-34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5-42页 |
3.3.1 药物在MPT光热作用下的碎裂 | 第35-37页 |
3.3.2 药物分子稳定性排序 | 第37-38页 |
3.3.3 MPT-MS 筛选分子稳定性的分辨率研究 | 第38-40页 |
3.3.4 微波等离子体炬质谱技术快速区分同分异构体药物 | 第40-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5页 |
第四章 药物分子的微波等离子体炬质谱裂解机理研究 | 第45-53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5-46页 |
4.2.1 仪器与试剂 | 第45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45-4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6-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五章 微波等离子体炬质谱合成制备金刚烷胺高级复杂有序产物的初步研究 | 第53-59页 |
5.1 引言 | 第53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53-54页 |
5.2.1 仪器与试剂 | 第53页 |
5.2.2 实验方法 | 第53-54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4-57页 |
5.3.1 MPT-MS分析盐酸金刚烷胺片 | 第54-55页 |
5.3.2 金刚烷胺高级复杂有序结构的推测 | 第55页 |
5.3.3 金刚烷胺高级复杂有序产物收集方式的优化 | 第55-5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59-61页 |
6.1 结论 | 第59-60页 |
6.2 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