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7页 |
1.1 小麦超高产育种的研究 | 第8-12页 |
1.1.1 超高产小麦的概念与分类 | 第8-9页 |
1.1.2 培育超高产小麦的理论依据 | 第9页 |
1.1.3 超高产小麦育种现状 | 第9-11页 |
1.1.4 超高产小麦育种面临的问题 | 第11-12页 |
1.1.5 超高产小麦育种主要策略 | 第12页 |
1.2 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因子分析 | 第12-13页 |
1.3 产量构成要素的重要性分析 | 第13-15页 |
1.3.1 单位面积穗数 | 第13-14页 |
1.3.2 穗粒数 | 第14页 |
1.3.3 粒重 | 第14页 |
1.3.4 产量构成因素的协调问题 | 第14-15页 |
1.4 影响小麦产量其他因素分析 | 第15-16页 |
1.5 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7-19页 |
2.1 试验设计 | 第17页 |
2.1.1 试验地点与田间管理 | 第17页 |
2.1.2 试验材料 | 第17页 |
2.1.3 试验设计 | 第17页 |
2.2 调查项目 | 第17-18页 |
2.3 数据处理方法 | 第18-19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19-27页 |
3.1 不同品种产量及相关性状生物统计 | 第19-20页 |
3.1.1 不同品种产量及构成因素生物统计 | 第19-20页 |
3.1.2 不同品种生态生理性状生物统计 | 第20页 |
3.2 不同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动态聚类分析 | 第20-22页 |
3.3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产量及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 | 第22-24页 |
3.4 不同品种育种目标性状和生态生理选种性状典型相关分析 | 第24-27页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第27-29页 |
4.1 讨论 | 第27-28页 |
4.2 结论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3页 |
致谢 | 第33-34页 |
作者简介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