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引言 | 第6-8页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6页 |
二、匿内外研究现状 | 第6-8页 |
第一章 俄罗斯政治改革的背景 | 第8-13页 |
1.1 苏联后期的改革 | 第8-11页 |
1.1.1 赫鲁晓夫时代 | 第8-9页 |
1.1.2 勃列日涅夫时代 | 第9页 |
1.1.3 戈尔巴乔夫时代 | 第9-11页 |
1.2 从苏联到俄罗斯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叶利钦时期的政治改革 | 第13-20页 |
2.1 叶利钦实行的政治改革措施 | 第13-17页 |
2.1.1 与政治改革并行——失败的“休克疗法” | 第13-14页 |
2.1.2 制定新宪法,实行总统制 | 第14-15页 |
2.1.3 确立和完善联邦制度 | 第15-16页 |
2.1.4 政党制度的改革 | 第16-17页 |
2.2 叶利钦政治改革的影响 | 第17-20页 |
2.2.1 脱离本国实际,政策无法推行,人民生活急剧恶化 | 第17页 |
2.2.2 确定了新的政治体制,实行三权分立,成立两院制议会 | 第17-18页 |
2.2.3 总统疲于政治斗争,国家千疮百孔 | 第18页 |
2.2.4 总统权力扩大为普京的政治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权力支持 | 第18-20页 |
第三章 普京时期的政治改革 | 第20-33页 |
3.1 普京政治改革的背景 | 第20-21页 |
3.2 普京政治改革的具体措施 | 第21-29页 |
3.2.1 普京的“削藩”政策 | 第21-23页 |
3.2.2 对政党制度的改革 | 第23-24页 |
3.2.3 向经济寡头开战 | 第24-26页 |
3.2.4 法制改革 | 第26-27页 |
3.2.5 同恐怖主义做斗争 | 第27-29页 |
3.2.6 反腐败 | 第29页 |
3.3 普京政治改革的困境 | 第29-31页 |
3.3.1 中央与地方关系难以理顺,“两败俱伤” | 第30页 |
3.3.2 打击经济寡头,导致俄罗斯经济动荡 | 第30页 |
3.3.3 反腐不力,改革深受腐败困扰 | 第30页 |
3.3.4 外界舆论的批评对政治改革造成巨大压力 | 第30-31页 |
3.4 普京政治改革的成就 | 第31-33页 |
3.4.1 政治稳定的局面基本形成 | 第31页 |
3.4.2 权力和资本的政治主从关系发生变化 | 第31页 |
3.4.3 政治改革为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第31-33页 |
第四章 梅德韦杰夫时期的政治改革 | 第33-38页 |
4.1 梅德韦杰夫政治改革的背景 | 第33页 |
4.2 梅德韦杰夫的政治改革 | 第33-38页 |
4.2.1 重新整合权力,形成“梅普组合” | 第33-34页 |
4.2.2 继续与腐败斗争 | 第34-36页 |
4.2.3 修改宪法 | 第36页 |
4.2.4 政党制度改革 | 第36-38页 |
第五章 俄罗斯政治现状及改革展望 | 第38-44页 |
5.1 王者归来 | 第38页 |
5.2 俄罗斯政治现状 | 第38-42页 |
5.2.1 俄罗斯联邦制度 | 第38-39页 |
5.2.2 俄罗斯政党制度 | 第39-40页 |
5.2.3 俄罗斯超级总统制 | 第40-41页 |
5.2.4 俄罗斯宗教 | 第41-42页 |
5.3 俄罗斯政治改革展望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6页 |
注释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