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14页 |
一 早期城市 | 第12-13页 |
二 瓮城 | 第13-14页 |
三 研究的时空范围 | 第14页 |
第二节 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4-16页 |
一 研究历史 | 第15-16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6页 |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瓮城的发现与确认 | 第18-46页 |
第一节 仰韶时代瓮城的孕育 | 第18-22页 |
一 甘肃秦安大地湾四期F901宫殿主房门 | 第18-20页 |
二 河南郑州西山城址东北城门 | 第20-22页 |
第二节 龙山时代瓮城的出现 | 第22-36页 |
一 内蒙古准格尔旗寨子塔城址双重北墙 | 第22-24页 |
二 内蒙古凉城县老虎山小方城 | 第24-25页 |
三 陕西佳县石摞摞山外城西门 | 第25-27页 |
四 陕西神木石峁城址皇城台门址、内城门址和外城东门址 | 第27-32页 |
五 山西襄汾陶寺城址宫城南东门和东南角门 | 第32-35页 |
六 浙江余杭良渚古城莫角山城址东门 | 第35-36页 |
第三节 夏商时代瓮城的发展 | 第36-46页 |
一 内蒙古赤峰上机房营子西梁城址西门 | 第37-38页 |
二 山西垣曲商城西门 | 第38-40页 |
三 河南偃师商城西三城门和东三城门 | 第40-42页 |
四 河南新郑望京楼商城东一城门和东二城门 | 第42-46页 |
第三章 瓮城的形制、结构与建造 | 第46-64页 |
第一节 瓮城的形制 | 第46-49页 |
一 平面形状 | 第46-48页 |
二 所处位置 | 第48-49页 |
第二节 瓮城的结构 | 第49-59页 |
一 墙体 | 第49-53页 |
二 门道和门具 | 第53-54页 |
三 道路 | 第54-55页 |
四 门房 | 第55-56页 |
五 门楼 | 第56-58页 |
六 墩台 | 第58页 |
七 广场 | 第58-59页 |
第三节 瓮城的建造 | 第59-64页 |
一 建筑材料 | 第59-61页 |
二 建造方法 | 第61-64页 |
第四章 瓮城的功能及其与其它防御设施的关系 | 第64-71页 |
第一节 瓮城的功能 | 第64-67页 |
一 军事防御 | 第64-65页 |
二 其它功能 | 第65-67页 |
第二节 瓮城与其它防御设施的关系 | 第67-71页 |
一 瓮城与护城壕 | 第67-68页 |
二 瓮城与马面 | 第68-71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