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资源调2查与水利规划论文--水资源开发论文--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论文

黄水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控研究

目录第1-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言第10-16页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国内外相关内容研究动态第11-14页
     ·地下水数值模拟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成果第11-12页
     ·地下水库调蓄水资源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成果第12-13页
     ·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成果第13-14页
   ·研究发展趋势第14页
   ·本文研究内容及思路第14-16页
     ·研究内容第14-15页
     ·研究思路第15-16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第16-26页
   ·地理位置及气象水文条件第16-17页
     ·地理位置第16页
     ·气象水文条件第16-17页
   ·水文地质条件第17-22页
     ·地形地貌第17-18页
     ·地层构造第18-21页
     ·地下水类型第21-22页
     ·含水层特征第22页
   ·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第22-23页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第22-23页
     ·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第23页
   ·黄水河流域水利工程现状及水资源特点第23-25页
     ·地下水源工程第24页
     ·地表水源工程第24页
     ·黄水河流域水资源特点第24-25页
   ·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黄水河流域地表水库调节计算第26-36页
   ·王屋水库基本情况第26页
   ·王屋水库现状来水量第26-29页
   ·王屋水库现状用水情况第29-30页
     ·农业用水情况第29页
     ·城市及工业用水第29-30页
   ·王屋水库兴利调节计算第30-35页
     ·调节原则第30页
     ·王屋水库调度运行方案第30-32页
     ·调算结果分析第32-35页
   ·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黄水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第36-48页
   ·Visual Modflow 简介第36页
   ·黄水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第36-45页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建立第36-37页
     ·数学模型的建立第37-38页
     ·利用Visual Modflow4.2 软件对模型求解第38-42页
     ·模型识别与检验第42-45页
   ·开采方案分析第45-47页
   ·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黄水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控分析第48-51页
   ·黄水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控原则第48页
   ·黄水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控方案第48-50页
     ·平水年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控方案第48-49页
     ·“两枯一丰”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控方案第49-50页
   ·小结第50-5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51-54页
   ·结论第51-52页
   ·创新点第52页
   ·建议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致谢第58-59页
附录 A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情况第59-60页
附录 B :课题来源及研究生期间实践经历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龙口市兰高镇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下一篇:济南市屋面雨水水质变化与砂柱处理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