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全息瞄准镜相位型分划板的理论及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1-12页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2-13页
2 全息瞄准镜相位型分划板的理论分析第13-24页
    2.1 全息瞄准镜的理论基础第13-14页
        2.1.1 全息瞄准镜的特点第13页
        2.1.2 全息瞄准镜的工作原理第13-14页
    2.2 计算机制全息图的基本理论第14-16页
        2.2.1 计算全息的编码第14-15页
        2.2.2 用MATLAB制作计算全息图第15页
        2.2.3 计算全息图的再现第15-16页
    2.3 全息瞄准镜相位型分划板的成像原理第16-17页
    2.4 相位型计算全息元件设计理论的研究第17-22页
        2.4.1 相位型计算全息元件的设计方法第17-18页
        2.4.2 基于相息图的设计理论第18-20页
        2.4.3 基于计算全息干涉图的设计理论第20-22页
    2.5 理论创新点第22页
    2.6 本章小结第22-24页
3 全息瞄准镜相位型分划板的设计第24-36页
    3.1 基于相息图的相位型全息元件的设计第24-32页
        3.1.1 相位型计算全息图结构特征尺寸第24-26页
        3.1.2 相位结构的计算第26-29页
        3.1.3 计算仿真实验第29-32页
    3.2 基于计算全息干涉图的相位型分划板的设计第32-35页
        3.2.1 相位型全息分划板结构特征尺寸第32页
        3.2.2 相位结构的计算第32-33页
        3.2.3 计算仿真实验第33-35页
    3.3 本章小结第35-36页
4 相位型全息元件实验样件的制作第36-45页
    4.1 衍射微光学元件及制作方法第36页
    4.2 实验样件制作方法的选择第36-38页
    4.3 传统光刻法用于相位型全息元件的制作第38-44页
        4.3.1 掩模板的设计第38-40页
        4.3.2 光刻第40-44页
    4.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5 实验第45-50页
    5.1 相息图重构物光波波前实验第45-46页
    5.2 计算全息干涉图重构物光波波前实验第46-48页
    5.3 实验结果分析第48-49页
        5.3.1 误差来源第48页
        5.3.2 误差解决方案第48-49页
    5.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0-52页
    6.1 结论第50页
    6.2 展望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6-57页
致谢第57-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天然纤维素纤维长度测试及软件开发
下一篇:球面光学表面疵病检测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