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页 |
| 绪论 | 第8-10页 |
| 一、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二、研究目的 | 第9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 第一章 写意性概述 | 第10-12页 |
| 第一节 写意性的提出 | 第10-11页 |
| 第二节 写意性内涵的演变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工笔人物画写意性的特点 | 第12-22页 |
| 第一节 独特的构图法则 | 第12-15页 |
| 1. 散点透视 | 第12-13页 |
| 2. 虚实相生 | 第13页 |
| 3. 时空交织 | 第13-14页 |
| 4. 诗与画的交融 | 第14-15页 |
| 第二节 诗意化的意象空间 | 第15页 |
| 第三节 线条的写意性格 | 第15-17页 |
| 第四节 意象造型的审美 | 第17-19页 |
| 第五节 主观性色彩的类化 | 第19-22页 |
| 第三章 当代工笔画写意性的新发展 | 第22-25页 |
| 第一节 素描造型的有益影响 | 第22-23页 |
| 第二节 中西融合下的意象色彩 | 第23页 |
| 第三节 从传统技法到现代技法的创新 | 第23-25页 |
| 结语 | 第25-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26-27页 |
| 致谢 | 第27-28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