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化学电源、电池、燃料电池论文--燃料电池论文

开放直孔阴极支撑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制备和电极改性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5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燃料电池的发展第11-12页
    1.3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第12-16页
        1.3.1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2-14页
        1.3.2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极化第14-15页
        1.3.3 固体氧化物燃料的工作曲线第15-16页
    1.4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关键材料第16-18页
        1.4.1 电解质材料第16页
        1.4.2 阳极材料第16-17页
        1.4.3 阴极材料第17-18页
        1.4.4 连接体材料第18页
    1.5 电池材料粉体的制备第18-20页
        1.5.1 固相法第19页
        1.5.2 甘氨酸-硝酸盐法第19-20页
        1.5.3 溶胶-凝胶法第20页
    1.6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设计第20-21页
    1.7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制备技术第21-23页
        1.7.1 模压法第21页
        1.7.2 丝网印刷法第21-22页
        1.7.3 流延法第22页
        1.7.4 涂覆法第22-23页
        1.7.5 相转化流延法第23页
    1.8 离子浸渍和电极表面修饰第23-24页
    1.9 本学位论文的选题和研究内容第24-26页
    参考文献第26-35页
第二章 开放直孔LSM-YSZ阴极支撑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制备和电极修饰研究第35-49页
    2.1 引言第35-36页
    2.2 实验第36-38页
        2.2.1 材料第36页
        2.2.2 LSM-YSZ阴极的制备第36-37页
        2.2.3 单电池的制备第37页
        2.2.4 单电池的浸渍第37-38页
        2.2.5 表征第38页
    2.3 结果第38-43页
        2.3.1 LSM-YSZ阴极的烧结行为第38-39页
        2.3.2 粉体结构第39页
        2.3.3 LSM-YSZ阴极的微观形貌和孔隙率第39-41页
        2.3.4 单电池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第41-43页
    2.4 讨论第43-44页
    2.5 本章小结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9页
第三章 开放直孔LSF-GDC阴极支撑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制备和电极修饰研究第49-67页
    3.1 引言第49-50页
    3.2 实验方法第50-52页
        3.2.1 材料第50页
        3.2.2 LSF-GDC阴极制备第50页
        3.2.3 单电池和对称电池的制备第50-51页
        3.2.4 表征方法第51-52页
    3.3 结果第52-58页
        3.3.1 LSF-GDC阴极的烧结第52页
        3.3.2 粉体的结构第52-53页
        3.3.3 阴极的微观形貌、孔隙率第53-55页
        3.3.4 单电池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第55-57页
        3.3.5 阴极/电解质界面阻抗第57-58页
    3.4 讨论第58-59页
    3.5 本章小结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7页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致谢第69-71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钙钛矿材料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和甲烷干重整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三种PV-Trombe墙的综合性能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