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略词表 | 第6-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1-12页 |
2 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12-16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2页 |
2.2 研究方法及测量 | 第12-14页 |
2.2.1 调查方法 | 第12-13页 |
2.2.2 流行病学调查问卷 | 第13页 |
2.2.3 体格检查 | 第13-14页 |
2.2.4 实验室检查 | 第14页 |
2.3 质量控制 | 第14-15页 |
2.4 统计分析 | 第15-16页 |
3 结果 | 第16-32页 |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 第16页 |
3.2 tHcy水平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病情况 | 第16-18页 |
3.3 各个影响因素与tHcy水平的相关性 | 第18-25页 |
3.3.1 研究人群中各相关因素与tHcy的线性回归 | 第18-20页 |
3.3.2 男性人群中各相关因素与tHcy的线性回归 | 第20-23页 |
3.3.3 女性人群中各相关因素与tHcy的线性回归 | 第23-25页 |
3.4 各个影响因素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相关性 | 第25-32页 |
3.4.1 研究人群中各个相关因素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Logistic回归 | 第25-28页 |
3.4.2 男性人群中各个相关因素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Logistic回归 | 第28-30页 |
3.4.3 女性人群中各个相关因素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Logistic回归 | 第30-32页 |
4 讨论 | 第32-36页 |
4.1 高血压人群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病率 | 第33页 |
4.2 一般人口学因素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相关性 | 第33-34页 |
4.3 生活行为因素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相关性 | 第34-35页 |
4.4 相关生化指标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相关性 | 第35-36页 |
4.5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36页 |
5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4页 |
附录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综述 | 第47-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