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词表 | 第8-11页 |
1 前言 | 第11-21页 |
1.1 中国樱桃 | 第11-14页 |
1.1.1 中国樱桃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2 InDel分子标记 | 第14-19页 |
1.2.1 InDel标记应用 | 第16-17页 |
1.2.2 基于InDel标记遗传多样性相关研究应用 | 第17-18页 |
1.2.3 InDel标记与其他标记方法的对比 | 第18页 |
1.2.4 InDel标记的优点 | 第18-19页 |
1.3 蔷薇科植物分子标记研究 | 第19-20页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0-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9页 |
2.1 材料 | 第21-26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6-29页 |
2.2.1 总DNA的提取 | 第26页 |
2.2.2 InDel标记的开发与选择 | 第26-27页 |
2.2.3 PCR扩增 | 第27-28页 |
2.2.4 PCR产物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检测 | 第28页 |
2.2.5 数据统计及分析 | 第28-2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9-44页 |
3.1 基因组DNA的质量和浓度检测 | 第29页 |
3.2 基于中国樱桃全基因组开发InDel引物的开发与选择 | 第29-31页 |
3.3 基于中国樱桃全基因组开发的InDel标记用于种内评价 | 第31-36页 |
3.3.1 引物多态性评价 | 第31-33页 |
3.3.2 相似性系数聚类结果 | 第33-35页 |
3.3.3 中国樱桃遗传多样性评价 | 第35-36页 |
3.4 基于中国樱桃全基因组开发的InDel标记的通用性评价 | 第36-44页 |
3.4.1 基于中国樱桃全基因组开发InDel引物的开发与选择 | 第36-38页 |
3.4.2 基于中国樱桃全基因组开发的InDel标记的通用性概况 | 第38-42页 |
3.4.3 基于中国樱桃全基因组开发InDel标记蔷薇科果树PCA结果 | 第42-44页 |
4 讨论 | 第44-48页 |
4.1 基于中国樱桃全基因组开发的InDel引物评价 | 第44页 |
4.2 中国樱桃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4-46页 |
4.3 基于中国樱桃全基因组开发的InDel标记的通用性评价 | 第46-48页 |
5 小结与展望 | 第48-50页 |
5.1 小结 | 第48-49页 |
5.2 展望 | 第49页 |
5.3 创新点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论文撰写与发表情况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