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刑事诉讼中专家辅助人的诉讼地位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页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内容第9-11页
        一、研究方法第9-10页
        二、研究内容第10-11页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11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第二章 专家辅助人诉讼地位的法理分析第13-20页
    第一节 专家辅助人与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比较第13-16页
        一、专家辅助人与诉讼代理人第13页
        二、专家辅助人与证人第13-14页
        三、专家辅助人与鉴定人第14-15页
        四、专家辅助人与辩护人第15-16页
        五、专家辅助人诉讼地位之我见——独立的诉讼参与人第16页
    第二节 新《刑事诉讼法》颁布前对专家辅助人诉讼地位的探索第16-19页
        一、证人说第17页
        二、诉讼代理人说第17-18页
        三、附属性的诉讼参与人说第18页
        四、独立的诉讼参与人说第18-19页
    第三节 新《刑事诉讼法》颁布后专家辅助人的诉讼地位——独立的诉讼参与人第19-20页
第三章 新《刑事诉讼法》中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立法缺陷第20-24页
    第一节 构建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必要性第20-21页
        一、鉴定意见的可能有错性第20页
        二、在鉴定人出庭的情况下,辩护方难以抗衡控诉方第20-21页
        三、节约鉴定资源,维护鉴定意见的权威性第21页
    第二节 新法中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立法缺陷第21-24页
        一、专家辅助人的选任资格不明确第21页
        二、法官对专家辅助人是否出庭的决定权规定不明第21-22页
        三、没有确立专家辅助人参与鉴定过程的权利第22页
        四、专家辅助人意见的证据地位界定不明第22页
        五、缺乏在庭审中的质证程序第22-24页
第四章 专家辅助人诉讼地位的实证分析第24-29页
    第一节 新《刑事诉讼法》下专家辅助人首次出庭第24-25页
        一、“陷警门”案情简介第24-25页
        二、在采信鉴定意见基础上作出的判决第25页
    第二节 专家辅助人在此案中的诉讼地位探析第25-26页
        一、专家辅助人的意见书第25-26页
        二、专家辅助人的出庭顺序第26页
        三、专家辅助人的座次第26页
        四、审判人员是否可以聘请专家辅助人第26页
    第三节 本案对于专家辅助人出庭的启示第26-29页
        一、专家辅助人出庭在理论上的启示第27页
        二、专家辅助人出庭在实践中的启示第27-29页
第五章 国外相关制度的比较研究第29-38页
    第一节 英美法系的专家证人制度第29-31页
        一、专家证人的诉讼地位——特殊的证人第29-30页
        二、专家证人制度的优点第30页
        三、专家证人制度的不足第30-31页
    第二节 英国的技术陪审员制度第31-33页
        一、技术陪审员的诉讼地位——法院的助手第32页
        二、技术陪审员制度的优点第32-33页
        三、技术陪审员制度的不足第33页
    第三节 意大利的技术顾问制度第33-36页
        一、技术顾问的诉讼地位——特殊的证人第34-35页
        二、技术顾问制度的优点第35页
        三、技术顾问制度的不足第35-36页
    第四节 国外相关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36-38页
        一、专家证人制度之借鉴第36页
        二、技术陪审员制度之借鉴第36-37页
        三、技术顾问制度之借鉴第37-38页
第六章 确立专家辅助人诉讼地位的制度建设第38-49页
    第一节 确立专家辅助人在诉讼中的权利和义务第38-39页
        一、专家辅助人之诉讼权利第38-39页
        二、专家辅助人之诉讼义务第39页
    第二节 审判人员在专家辅助人制度中的权利第39-41页
        一、赋予审判人员聘请专家辅助人的权利第39-40页
        二、确立审判人员对专家辅助人出庭的决定权第40-41页
    第三节 确立专家辅助人意见的证据地位第41-43页
        一、证据说第41-42页
        二、非证据说第42-43页
    第四节 建立庭前鉴定意见和专家辅助人意见的开示制度第43-45页
        一、鉴定意见的开示第43-44页
        二、专家辅助人意见的开示第44-45页
    第五节 制定严格的质证程序,防止“质证难”和“专家之争”第45-49页
        一、专家辅助人之“质证难”第45-46页
        二、专家辅助人之“专家之争”第46页
        三、建立对专家辅助人意见的质证程序第46-49页
结束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2-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研究
下一篇:毒品犯罪若干争议问题的分析与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