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1.1 白花曼陀罗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1.1 白花曼陀罗的生物学特征 | 第10页 |
1.1.2 白花曼陀的药理作用 | 第10页 |
1.1.3 白花曼陀罗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2 发根农杆菌和Ri质粒 | 第11-13页 |
1.2.1 发根农杆菌的的特征 | 第11页 |
1.2.2 Ri质粒结构与功能 | 第11-12页 |
1.2.3 Ri质粒的应用 | 第12-13页 |
1.3 重金属镉污染的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第2章 绪论 | 第18-22页 |
2.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2.2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19页 |
2.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页 |
2.2.2 特色及创新点 | 第19页 |
2.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第3章 白花曼陀罗再生植株及快繁体系的建立 | 第22-28页 |
3.1 材料 | 第22页 |
3.2 方法 | 第22页 |
3.2.1 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 第22页 |
3.2.2 消毒 | 第22页 |
3.2.3 白花曼陀罗叶片愈伤组织及丛生芽的诱导 | 第22页 |
3.2.4 白花曼陀罗快繁体系的建立 | 第22页 |
3.2.5 白花曼陀罗丛生芽的生根培养 | 第22页 |
3.2.6 白花曼陀罗再生植株的驯化与移栽 | 第22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22-26页 |
3.3.1 不同消毒方法对白花曼陀罗成活率的影响 | 第22-23页 |
3.3.2 白花曼陀罗叶片愈伤组织及再生植株的诱导 | 第23-25页 |
3.3.3 白花曼陀罗茎段快繁体系的建立 | 第25页 |
3.3.4 不同浓度的IBA对白花曼陀罗根诱导的影响 | 第25-26页 |
3.3.5 白花曼陀罗室外移栽 | 第26页 |
3.4 讨论 | 第26-28页 |
第4章 白花曼陀罗毛状根的诱导 | 第28-36页 |
4.1 材料 | 第28页 |
4.1.1 植物材料及菌株 | 第28页 |
4.1.2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第28页 |
4.2 方法 | 第28-30页 |
4.2.1 C58C1菌株的活化 | 第28页 |
4.2.2 白花曼陀罗毛状根的获得 | 第28页 |
4.2.3 毛状根的液体培养 | 第28-29页 |
4.2.4 白花曼陀罗毛状根的rolB基因的分子检测 | 第29页 |
4.2.5 白花曼陀罗毛状根中东莨菪碱和莨菪碱的HPLC检测 | 第29-30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30-34页 |
4.3.1 毛状根的诱导 | 第30-31页 |
4.3.2 毛状根的rolB基因的检测 | 第31-32页 |
4.3.3 毛状根中东莨菪碱和莨菪碱的测定 | 第32-34页 |
4.4 讨论 | 第34-36页 |
第5章 镉对白花曼陀罗再生植株及毛状根生长状况的影响 | 第36-56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36-38页 |
5.1.1 镉对白花曼陀罗再生植株及毛状根生长情况的测定 | 第36页 |
5.1.2 白花曼陀罗再生植株及毛状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36页 |
5.1.3 白花曼陀罗再生植株及毛状根SOD活性变化的测定 | 第36-37页 |
5.1.4 白花曼陀罗再生植株及毛状根POD活性的测定 | 第37页 |
5.1.5 白花曼陀罗再生植株及毛状根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第37页 |
5.1.6 白花曼陀罗再生植株及毛状根镉吸收的测定 | 第37-38页 |
5.2 结果分析 | 第38-51页 |
5.2.1 Cd~(2+)对白花曼陀罗再生植株及毛状根生长情况的影响 | 第38-39页 |
5.2.2 Cd~(2+)对白花曼陀罗再生植株及毛状根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第39-41页 |
5.2.3 Cd~(2+)对白花曼陀罗再生植株及毛状根POD活性的影响 | 第41-43页 |
5.2.4 Cd~(2+)对白花曼陀罗再生植株及毛状根SOD活性的影响 | 第43-44页 |
5.2.5 Cd~(2+)对白花曼陀罗再生植株及毛状根MDA含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5.2.6 Cd~(2+)对白花曼陀罗再生植株及毛状根镉吸收的影响 | 第45-49页 |
5.2.7 Cd~(2+)对白花曼陀罗再生植株及毛状根主要莨菪烷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 第49-51页 |
5.3 讨论 | 第51-56页 |
5.3.1 Cd~(2+)对白花曼陀罗再生植株及毛状根生长情况的影响 | 第51-52页 |
5.3.2 Cd~(2+)对白花曼陀罗再生植株及毛状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52-54页 |
5.3.3 Cd~(2+)对白花曼陀罗再生植株及毛状根镉吸收的影响 | 第54页 |
5.3.4 Cd~(2+)对白花曼陀罗再生植株及毛状根东莨菪碱和莨菪碱含量的影响 | 第54-56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附录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