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缩略词表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7页 |
1.1 过量的畜禽粪污-污染还是资源 | 第14-15页 |
1.1.1 过量畜禽粪污废弃物的化学污染危害 | 第14页 |
1.1.2 过量畜禽粪污废弃物的微生物污染危害 | 第14-15页 |
1.2 堆肥生境中微生物种群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1.2.1 传统微生物学技术手段跟踪分析秸秆降解等天然生境中微生物种类 | 第15-16页 |
1.2.2 天然生境微生物组研究的高效平台——整合宏组学技术 | 第16-18页 |
1.3 整合宏组学技术揭示了环境中耐药基因的分布及传播规律 | 第18-22页 |
1.3.1 宏基因组学揭示携带耐药基因的微生物 | 第20-22页 |
1.3.2 宏基因组揭示家禽养殖业中耐药基因的转移网络 | 第22页 |
1.4 整合宏组学技术揭示堆肥生境微生物区系及其酶系的动态变化 | 第22-25页 |
1.5 整合宏组学技术指导高温好氧连续固态发酵工艺的优化 | 第25页 |
1.6 立项依据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山东省部分地区生物质固废原料及处理工艺的调研报告 | 第27-35页 |
2.1 前言 | 第27-28页 |
2.2 调研企业和调研方法 | 第28-29页 |
2.2.1 调研企业基本信息 | 第28-29页 |
2.3 调研流程和方法 | 第29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9-34页 |
2.4.1 堆肥原料种类和混料 | 第29-31页 |
2.4.2 堆肥条件控制 | 第31-33页 |
2.4.3 堆肥成品及包装 | 第33-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鸡粪混合金针菇渣堆肥条件优化策略初探 | 第35-53页 |
3.1 前言 | 第35-36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6-40页 |
3.2.1 鸡粪金针菇渣混合堆肥方法和取样方式 | 第36页 |
3.2.2 鸡粪金针菇渣混合堆肥的理化性质分析 | 第36页 |
3.2.3 Native-PAGE和明胶底物的蛋白酶活性酶谱 | 第36-37页 |
3.2.4 DNA提取和宏基因组测序 | 第37-38页 |
3.2.5 聚类和统计分析 | 第38页 |
3.2.6 宏蛋白质组分析 | 第38-39页 |
3.2.7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9-4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0-51页 |
3.3.1 鸡粪金针菇渣混合堆肥理化性质变化 | 第40-42页 |
3.3.2 鸡粪金针菇渣混合堆肥蛋白酶活性变化 | 第42-43页 |
3.3.3 鸡粪金针菇渣混合堆肥纤维素酶活性变化 | 第43-44页 |
3.3.4 鸡粪金针菇渣混合堆肥微生物组成动态变化 | 第44-49页 |
3.3.5 鸡粪金针菇渣混合堆肥胞外功能蛋白质组动态变化 | 第49-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四章 利用宏蛋白质组学研究鸡粪木糖渣混合堆肥功能微生物 | 第53-65页 |
4.1 前言 | 第53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53-55页 |
4.2.1 堆肥特征 | 第53-54页 |
4.2.2 堆肥的理化性质分析 | 第54页 |
4.2.3 蛋白活性酶谱分析 | 第54页 |
4.2.4 宏蛋白质组分析 | 第54-55页 |
4.2.7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5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5-64页 |
4.3.1 鸡粪混合木糖渣和活性污泥天然条堆理化性质动态变化 | 第55-57页 |
4.3.2 鸡粪混合木糖渣和活性污泥天然条堆纤维素的木聚糖酶活性动态变化 | 第57-58页 |
4.3.3 鸡粪混合木糖渣和活性污泥天然条堆纤维素的木聚糖酶谱动态变化 | 第58-62页 |
4.3.4 鸡粪混合木糖渣和活性污泥天然条堆蛋白质组鉴定与动态变化 | 第62-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鸡粪罐式发酵过程及其混合木糖渣的二次堆肥工艺条件探索 | 第65-79页 |
5.1 前言 | 第65-66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66-69页 |
5.2.1 堆肥特征 | 第66页 |
5.2.2 堆肥的理化性质分析 | 第66页 |
5.2.3 蛋白酶活性酶谱分析 | 第66页 |
5.2.4 DNA提取和宏基因组测序 | 第66-67页 |
5.2.5 聚类和统计分析 | 第67页 |
5.2.6 宏蛋白质组分析 | 第67-68页 |
5.2.7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68-69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9-78页 |
5.3.1 堆肥样品物理化学性质动态变化 | 第69-70页 |
5.3.2 宏基因组测序数据 | 第70-72页 |
5.3.3 堆肥微生物区系组成动态变化 | 第72-75页 |
5.3.4 堆肥微生物胞外动态酶谱动态变化 | 第75-76页 |
5.3.5 堆肥微生物宏胞外蛋白质组动态分析 | 第76-7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90页 |
附录一 | 第90-91页 |
附录二 | 第91-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5-96页 |
附件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