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9-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7页 |
1.1 引言 | 第15-17页 |
1.2 白光LED简介 | 第17-21页 |
1.2.1 白光LED的发展历史 | 第17-18页 |
1.2.2 白光LED的工作原理 | 第18-21页 |
1.2.3 白光LED的评价指标 | 第21页 |
1.3 白光LED用荧光粉简介 | 第21-23页 |
1.3.1 荧光粉的发光机理 | 第21-22页 |
1.3.2 白光LED用荧光粉发光性能的评价机制 | 第22-23页 |
1.4 本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1.4.1 选题依据 | 第23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基于积分球的蓝光LED激发荧光粉的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 第27-37页 |
2.1 引言 | 第27-28页 |
2.2 荧光粉发光性能的传统测量方法 | 第28-30页 |
2.2.1 蓝光LED芯片直接激发荧光粉 | 第28页 |
2.2.2 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 | 第28-29页 |
2.2.3 双分光荧光光谱辐射度计测量 | 第29-30页 |
2.2.4 PE-5荧光粉激发装置测量 | 第30页 |
2.2.5 积分球直接光学测量法 | 第30页 |
2.3 实验原理 | 第30-31页 |
2.3.1 实验装置 | 第30-31页 |
2.3.2 测量方法 | 第31页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1-34页 |
2.4.1 不同驱动电流下的激发光谱 | 第31-33页 |
2.4.2 不通电流下的发光效能、外量子效率和光转换效率 | 第33-34页 |
2.5 新型测试方法的优点 | 第3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第三章 传统白光LED与远程荧光粉白光LED的发光性能 | 第37-47页 |
3.1 引言 | 第37-38页 |
3.2 实验 | 第38-39页 |
3.2.1 实验设备 | 第38页 |
3.2.2 实验内容 | 第38-39页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9-43页 |
3.3.1 发光性能随电流的变化 | 第39-40页 |
3.3.2 光强分布结果测试与分析 | 第40-41页 |
3.3.3 相关色温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41-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第四章 远程荧光体LED的发光性能 | 第47-57页 |
4.1 引言 | 第47-48页 |
4.2 实验 | 第48-49页 |
4.2.1 实验装置 | 第48页 |
4.2.2 实验内容 | 第48-49页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9-53页 |
4.3.1 光谱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49-51页 |
4.3.2 相关色温测试结果分析 | 第51-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第五章 新型远程荧光粉白光LED系统优化 | 第57-67页 |
5.1 引言 | 第57页 |
5.2 荧光粉的封装 | 第57-58页 |
5.2.1 SPE封装 | 第57页 |
5.2.2 ELiXIR封装 | 第57-58页 |
5.3 实验内容 | 第58-61页 |
5.4 实验结果讨论 | 第61-6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7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