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泥石流分类 | 第15-27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泥石流的分类及原则 | 第15-17页 |
2.3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FCM)的泥石流分类 | 第17-20页 |
2.3.1 FCM原理及存在问题 | 第17-18页 |
2.3.2 聚类有效性函数 | 第18-19页 |
2.3.3 FCM聚类实例分析 | 第19-20页 |
2.4 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泥石流分类结果分析 | 第20-25页 |
2.4.1 PCA的泥石流类别分析原则 | 第21页 |
2.4.2 实例分析 | 第21-25页 |
2.4.2.1 泥石流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第21-24页 |
2.4.2.2 泥石流类别定性描述 | 第24-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 第27-39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影响因素评价指标选取 | 第27-29页 |
3.3 泥石流影响因子权重 | 第29-33页 |
3.3.1 权重标定方法 | 第29-30页 |
3.3.2 改进AHP主观权重赋值方法 | 第30页 |
3.3.3 信息熵客观权重赋值方法 | 第30-31页 |
3.3.4 主客观组合权重原则 | 第31-33页 |
3.4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模型 | 第33-38页 |
3.4.1 泥石流危险性研究 | 第33页 |
3.4.2 功效系数法等级划分原则 | 第33-35页 |
3.4.3 功效系数法泥石流危险性评判结果分析 | 第35-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软件设计 | 第39-51页 |
4.1 引言 | 第39页 |
4.2 软件设计工具选择 | 第39-41页 |
4.2.1 图形用户界面(GUI)基本概念 | 第39页 |
4.2.2 GUI设计平台简介 | 第39-40页 |
4.2.3 针对泥石流的GUI编译环境选择 | 第40-41页 |
4.3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软件实现 | 第41-48页 |
4.3.1 软件开发设计目标及原则 | 第41页 |
4.3.2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软件结构 | 第41-42页 |
4.3.3 软件具体实现 | 第42-48页 |
4.3.3.1 登录界面 | 第42-43页 |
4.3.3.2 系统主界面 | 第43-44页 |
4.3.3.3 泥石流分类-FCM界面 | 第44-45页 |
4.3.3.4 泥石流分类-PCA界面 | 第45-46页 |
4.3.3.5 危险等级评判界面 | 第46-48页 |
4.3.3.6 帮助 | 第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5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5.1 论文主要结论 | 第51页 |
5.2 今后工作展望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其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