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一种表意性行为
致谢 | 第5-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1. 引言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1.2.1 广场舞 | 第11页 |
1.2.2 社会转型 | 第11页 |
1.2.3 工具性行为 | 第11页 |
1.2.4 表意性行为 | 第11-12页 |
1.3 研究综述 | 第12-19页 |
1.3.1 广场舞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3.2 表意性行为研究回顾 | 第15-18页 |
1.3.3 趣缘群体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1.4 研究新意 | 第19-20页 |
2. 研究样本与资料 | 第20-28页 |
2.1 调研点介绍 | 第20-21页 |
2.2 W社区广场舞队介绍 | 第21-28页 |
2.2.1 广场舞队的初建与扩大 | 第21-23页 |
2.2.2 广场舞队队员基本情况 | 第23-26页 |
2.2.3 加入广场舞队的初始动机 | 第26-28页 |
3. 作为表意性行为的广场舞 | 第28-37页 |
3.1 初始动机的转移 | 第28页 |
3.2 关注的寻求 | 第28-32页 |
3.2.1 位置的排列 | 第29-30页 |
3.2.2 场地的选择 | 第30-31页 |
3.2.3 目光的关注 | 第31-32页 |
3.3 新意义的体验 | 第32-35页 |
3.4 作为表意性行为的广场舞与共同体感的强化 | 第35-37页 |
4. 广场舞成为表意性行为的原因探析 | 第37-41页 |
4.1 社会转型 | 第37-38页 |
4.2 失语群体 | 第38-41页 |
5. 结论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访谈提纲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