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框架论文

考虑主余震序列作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易损性分析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0-21页
    1.1 课题背景第10-12页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2页
    1.3 主余震序列型地震动作用下结构地震反应的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4 结构易损性分析研究现状第15-19页
        1.4.1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7页
        1.4.2 国外研究现状第17-19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1.6 主要技术路线第20-21页
第2章 汶川地震主余震地震动特性统计第21-44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汶川地震简介第21-22页
        2.2.1 汶川地震主震概况第21-22页
        2.2.2 汶川地震余震第22页
    2.3 汶川地震主余震统计特性第22-25页
        2.3.1 震级频度统计第22-24页
        2.3.2 基于修正Omori定律的r(t)关系第24-25页
    2.4 汶川地震强余震衰减规律第25-43页
        2.4.1 地震动衰减规律研究现状第25-26页
        2.4.2 衰减模型第26-28页
        2.4.3 土层观测地表三向拟合第28-36页
        2.4.4 基岩观测地表三向拟合第36-43页
        2.4.5 拟合结果分析讨论第43页
    2.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3章 结构损伤指标选取第44-52页
    3.1 引言第44页
    3.2 RC框架结构建模第44-45页
        3.2.1 PKPM建模第44-45页
        3.2.2 有限元建模第45页
    3.3 结构损伤量化指标的选取第45-47页
        3.3.1 量化指标概述第45-47页
        3.3.2 结构性能变量第47页
    3.4 破坏等级的划分及极限状态的定义第47-49页
        3.4.1 破坏等级的划分第48页
        3.4.2 极限状态的定义第48-49页
    3.5 结构性能变量的损伤计算方法第49-51页
        3.5.1 地震动记录选取及组合第49-50页
        3.5.2 主余震序列作用下结构性能变量的计算第50-51页
    3.6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4章 RC框架结构的主余震易损性分析第52-73页
    4.1 引言第52页
    4.2 地震记录选取第52-54页
    4.3 单次余震作用下结构易损性分析第54-58页
        4.3.1 地震动记录的组合第54-56页
        4.3.2 分析结果第56-58页
    4.4 多次余震作用下的结构易损性分析第58-71页
        4.4.1 地震动记录的组合第58-69页
        4.4.2 分析结果第69-71页
    4.5 本章小结第71-73页
总结与展望第73-75页
    总结第73-74页
    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1页
致谢第81-82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2-83页
附录B 汶川地震余震序列信息第83-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丽乡村背景下安丘市凌河镇绿地景观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中建方程公司投资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