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燮均书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2页 |
一、魏燮均书学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一)关于魏燮均文学的研究 | 第9-10页 |
(二)关于魏燮均其人的研究 | 第10页 |
(三)关于魏燮均书学的研究 | 第10页 |
二、魏燮均书学研究的选题意义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清末书坛的时代背景及魏燮均的生平交游经历 | 第12-18页 |
一、清末书坛的时代背景 | 第12页 |
二、早年的求学、授业经历 | 第12-14页 |
三、中年的游幕、交游经历 | 第14-15页 |
四、躬耕隐居生活经历 | 第15-16页 |
五、与书法家的交游 | 第16-18页 |
第二章 魏燮均的书法概述 | 第18-33页 |
一、魏燮均的书法渊源 | 第18-26页 |
(一)“最噬王赵两家书” | 第18-20页 |
(二)对褚遂良、李北海、颜真卿书法的临摹 | 第20-22页 |
(三)“书不爱古人,颇爱板桥字” | 第22-24页 |
(四)博取约观,人书俱老 | 第24-26页 |
二、魏燮均的书学观 | 第26-33页 |
(一)悟性对学书非常重要 | 第26-27页 |
(二)不拘泥于一种笔法 | 第27-28页 |
(三)重结体、章法 | 第28-29页 |
(四)学养、见识之于书法 | 第29-31页 |
(五)以气韵、神采为上 | 第31-32页 |
(六)推崇古法 | 第32-33页 |
第三章 书法创作与实践 | 第33-35页 |
一、书体与形制 | 第33页 |
二、悬腕执笔 | 第33-34页 |
三、在用墨上的偏好 | 第34页 |
四、书法创作的心得体会 | 第34-35页 |
第四章 魏燮均书法的影响 | 第35-37页 |
一、对同时代的影响 | 第35-36页 |
二、对后世的影响 | 第36-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后记 | 第40-41页 |
个人简历 | 第41-42页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