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论文--聚合类树脂及塑料论文--聚烯烃类及塑料论文

阻燃级氢氧化镁表面处理及在聚丙烯中的应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7页
    1.1 阻燃剂概述第10-11页
    1.2 氢氧化镁阻燃剂的特点第11-14页
        1.2.1 氢氧化镁粉体的晶体微观结构及阻燃要求第11-12页
        1.2.2 氢氧化镁阻燃机理第12-14页
    1.3 氢氧化镁的生产研究现状第14-19页
        1.3.1 形貌控制合成第15-17页
        1.3.2 粒径大小及超细化技术第17-18页
        1.3.3 水热改性第18页
        1.3.4 协同增效阻燃第18-19页
    1.4 氢氧化镁表面处理技术第19-25页
        1.4.1 表面改性剂处理第19-22页
        1.4.2 高分子包覆处理第22-25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第25-27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7-31页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第27-28页
        2.1.1 实验原料第27页
        2.1.2 实验设备第27-28页
    2.2 表征方法第28-31页
        2.2.1 氢氧化镁的形貌分析第28-29页
        2.2.2 氢氧化镁晶粒度的测量第29页
        2.2.3 氢氧化镁表观粒径第29页
        2.2.4 活化指数第29-30页
        2.2.5 氢氧化镁包覆粒子增重率测定第30页
        2.2.6 傅立叶变换远红外分析(FT-IR)测定第30页
        2.2.7 TGA 分析第30-31页
第三章 硅烷偶联剂湿法表面改性第31-41页
    3.1 前言第31页
    3.2 实验方法第31-32页
    3.3 硅烷偶联剂改性效果第32-37页
        3.3.1 活化指数第32-33页
        3.3.2 形貌分析第33页
        3.3.3 红外光谱分析第33-34页
        3.3.4 作用机理分析第34-37页
    3.4 硅烷偶联剂514 改性条件分析第37-40页
        3.4.1 硅烷偶联剂用量第37-38页
        3.4.2 反应时间第38-39页
        3.4.3 反应温度第39-40页
    3.5 本章小节第40-41页
第四章 氢氧化镁表面高分子包覆第41-52页
    4.1 前言第41页
    4.2 实验部分第41-42页
        4.2.1 脲醛树脂包覆第42页
        4.2.2 聚苯乙烯包覆第42页
    4.3 脲醛树脂包覆粒子第42-50页
        4.3.1 脲醛树脂包覆粒子分析第42-45页
        4.3.2 尿素甲醛比例对包覆粒子的影响第45-46页
        4.3.3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46-47页
        4.3.4 反应酸碱度的影响第47-48页
        4.3.5 乳化剂的影响第48-49页
        4.3.6 核壳比例的影响第49-50页
    4.4 聚苯乙烯包覆第50-51页
    4.5 本章小节第51-52页
第五章 氢氧化镁在聚丙烯(PP)材料中的应用第52-70页
    5.1 前言第52页
    5.2 实验部分第52-55页
        5.2.1 共混加工成型第52-53页
        5.2.2 材料氧指数测定第53-54页
        5.2.3 材料机械性能测定第54-55页
    5.3 氢氧化镁填充量对PP 性能影响第55-58页
        5.3.1 阻燃性能第55-56页
        5.3.2 机械性能第56-58页
    5.4 不同硅烷偶联剂改性氢氧化镁对PP 性能研究第58-61页
        5.4.1 SEM 分析第58-59页
        5.4.2 阻燃性能第59-60页
        5.4.3 力学性能第60-61页
    5.5 氢氧化镁粒径对PP 体系性能研究第61-68页
        5.5.1 氢氧化镁阻燃剂表征第62-64页
        5.5.2 复合材料表征第64-65页
        5.5.3 阻燃性能第65-66页
        5.5.4 热稳定性第66-67页
        5.5.5 机械性能第67-68页
    5.6 本章小节第68-7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0-72页
    6.1 结论第70-71页
    6.2 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8页
致谢第78-7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申请专利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合肼的合成及其工艺开发研究
下一篇: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