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4-5页 |
中文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7-1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8-44页 |
1 流感与流感病毒 | 第18-27页 |
1.1 流感的历史 | 第18-19页 |
1.2 流感病毒的宿主范围 | 第19-20页 |
1.3 流感病毒流行病学研究 | 第20-21页 |
1.4 流感病毒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 | 第21-23页 |
1.4.1 流感病毒的结构 | 第21-22页 |
1.4.2 流感病毒编码蛋白的功能 | 第22-23页 |
1.5 流感病毒的复制及其变异机制 | 第23-25页 |
1.6 流感的预防和治疗 | 第25-27页 |
1.6.1 疫苗 | 第26页 |
1.6.2 M2 通道抑制剂 | 第26页 |
1.6.3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 第26页 |
1.6.4 血凝素为靶点的抗流感药物 | 第26-27页 |
1.6.5 反义寡核苷酸 | 第27页 |
1.6.6 RNA 干扰 | 第27页 |
2 神经氨酸酶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 | 第27-30页 |
2.1 神经氨酸酶的结构 | 第27-29页 |
2.2 神经氨酸酶的生物学功能 | 第29-30页 |
3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 第30-37页 |
3.1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分类 | 第32-37页 |
3.1.1 唾液酸类似物 | 第32-34页 |
3.1.2 苯甲酸类抑制剂 | 第34-35页 |
3.1.3 环己烯类抑制剂 | 第35-36页 |
3.1.4 五元环类抑制剂 | 第36页 |
3.1.5 多价键抑制剂 | 第36页 |
3.1.6 天然产物类及其他类抑制剂 | 第36-37页 |
3.2 神经氨酸酶抑制的小结和展望 | 第37页 |
4 中医与流感 | 第37-42页 |
4.1 传统中医对流感的认识 | 第37-38页 |
4.2 中药抗流感的研究进展 | 第38-42页 |
4.2.1 抗流感病毒单味药研究 | 第38-40页 |
4.2.2 抗流感病毒复方或中成药研究 | 第40-42页 |
5 课题研究思路 | 第42-44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44-54页 |
1 材料 | 第44-46页 |
1.1 主要试剂 | 第44页 |
1.2 主要仪器和耗材 | 第44-45页 |
1.3 溶液配制 | 第45页 |
1.4 中药水提物 | 第45-46页 |
1.5 细胞株和病毒 | 第46页 |
1.6 鸡胚 | 第46页 |
1.7 实验动物 | 第4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6-54页 |
2.1 流感病毒的传代制备 | 第46-47页 |
2.1.1 流感病毒的鸡胚扩增 | 第46-47页 |
2.1.2 检测流感病毒的血凝单位 | 第47页 |
2.1.3 FM1 流感病毒的体内扩增 | 第47页 |
2.2 神经氨酸酶活性检测实验 | 第47-48页 |
2.3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体外筛选 | 第48页 |
2.4 检测流感病毒在MDCK 细胞上TCID_(50) | 第48-49页 |
2.5 药物的细胞毒性试验 | 第49页 |
2.6 药物对病毒在MDCK 细胞内的生长抑制实验 | 第49-50页 |
2.7 检测流感病毒在小鼠的LD_(50) | 第50-51页 |
2.8 流感病毒小鼠模型的建立 | 第51页 |
2.9 制备小鼠的肺组织悬液 | 第51页 |
2.10 小鼠肺组织病理检测及病理评分 | 第51-52页 |
2.11 苦楝皮对小鼠流感模型的影响 | 第52-53页 |
2.11.1 小鼠流感病毒模型建立及小鼠分组和给药 | 第52页 |
2.11.2 体重,生存期和存活率指标 | 第52页 |
2.11.3 小鼠肺组织病理检测 | 第52页 |
2.11.4 小鼠肺指数检测 | 第52-53页 |
2.11.5 小鼠肺组织悬液中病毒载量检测 | 第53页 |
2.12 统计学分析 | 第53-54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第54-74页 |
1 甲型流感病毒(A/California/7/2009(H1N1) NYMC X-179A)的扩增和毒力测定 | 第54页 |
2 中药文库中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筛选 | 第54-56页 |
3 五种中药体外抗流感病毒效果评价 | 第56-62页 |
3.1 甲型流感病毒(A/California/7/2009(H1N1) NYMC X-179A) 在MDCK 细胞上TCID_(50)的测定 | 第56-57页 |
3.2 五种中药对MDCK 细胞的毒性作用 | 第57页 |
3.3 五种中药在MDCK 细胞上对甲型流感病毒(A/California/7/2009 (H1N1) NYMC X-179A)的抑制作用 | 第57-60页 |
3.4 五种中药对流感病毒感染MDCK 细胞中病毒载量的影响 | 第60-62页 |
4 苦楝皮体内抗流感病毒效果评价 | 第62-74页 |
4.1 甲型流感病毒FM1 的扩增与毒力测定 | 第62页 |
4.2 甲型流感病毒FM1 感染BABL/c 小鼠LD_(50) 测定 | 第62-63页 |
4.3 甲型流感病毒FM1 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第63-67页 |
4.3.1 FM1 病毒感染小鼠的临床症状 | 第63页 |
4.3.2 FM1 病毒感染小鼠的体重变化 | 第63-64页 |
4.3.3 FM1 病毒感染小鼠的生存期变化 | 第64-65页 |
4.3.4 FM1 病毒感染小鼠的肺指数的变化 | 第65页 |
4.3.5 FM1 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 | 第65-66页 |
4.3.6 FM1 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病毒载量的动态变化 | 第66-67页 |
4.4 苦楝皮对甲型流感病毒FM1 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 | 第67-74页 |
4.4.1 苦楝皮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生存状态和体重变化的影响 | 第67-69页 |
4.4.2 苦楝皮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存活率,生存期及其肺指数的影响 | 第69-70页 |
4.4.3 苦楝皮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 | 第70-72页 |
4.4.4 苦楝皮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中病毒载量的影响 | 第72-74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74-82页 |
1 中药中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筛选 | 第74-76页 |
2 五种中药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 | 第76-77页 |
3 苦楝皮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体内实验研究 | 第77-79页 |
4 总结和展望 | 第79-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94页 |
附表 | 第94-10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5-106页 |
致谢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