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吻虾虎鱼属概况 | 第10-11页 |
1.1.1 基本形态特征 | 第10页 |
1.1.2 地理分布 | 第10页 |
1.1.3 生态习性及生活史 | 第10-11页 |
1.2 吻虾虎鱼属分类学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2.1 属的建立、分类地位及有效性的变更 | 第11页 |
1.2.2 有效种 | 第11-13页 |
1.3 吻虾虎鱼生境选择与分布的研究进展 | 第13页 |
1.4 研究目的 | 第13-15页 |
2 研究样地与方法 | 第15-20页 |
2.1 钱塘江流域概况 | 第15-16页 |
2.1.1 地理概况 | 第15-16页 |
2.1.2 鱼类研究简史 | 第16页 |
2.2 野外采集和调查方法 | 第16-17页 |
2.3 分类方法 | 第17-20页 |
2.3.1 可数性状 | 第17页 |
2.3.2 可量性状 | 第17-18页 |
2.3.3 描述性状 | 第18-20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0-60页 |
3.1 钱塘江流域吻虾虎鱼属的物种组成 | 第20-45页 |
3.1.1 检索表及物种描述 | 第20-45页 |
3.1.2 与以往研究的比较分析 | 第45页 |
3.2 雀斑吻虾虎鱼复合群的分类与地理分布 | 第45-51页 |
3.2.1 分类问题的发现 | 第45-46页 |
3.2.2 分类特征新认识 | 第46-48页 |
3.2.3 地理分布分析 | 第48-51页 |
3.3 生境差异性选择及生态分布初探 | 第51-57页 |
3.3.1 生境差异性选择的案例分析 | 第51-55页 |
3.3.2 生态分布的初步统计 | 第55-57页 |
3.4 吻虾虎鱼分布特征与钱塘江水系形成历史的关系讨论 | 第57页 |
3.5 本流域吻虾虎鱼的区系特征与多样性讨论 | 第57-58页 |
3.6 吻虾虎鱼的生存状况及其保护建议 | 第58-60页 |
4 总结与展望 | 第60-63页 |
4.1 本研究结论 | 第60-61页 |
4.2 吻虾虎鱼属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61-62页 |
4.3 本研究不足之处 | 第62-63页 |
比对标本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