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层TEC暴及其预报方法研究
论文创新点 | 第6-10页 |
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8页 |
1.1.1 电离层暴是空间天气研究的重要课题 | 第14-15页 |
1.1.2 电离层暴对无线电信息系统的重要影响 | 第15-16页 |
1.1.3 TEC是研究电离层暴的新手段 | 第16-17页 |
1.1.4 电离层TEC暴短期预报的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2 电离层暴研究进展概况 | 第18-23页 |
1.2.1 概述 | 第18-19页 |
1.2.2 电离层暴特性与机理研究 | 第19-21页 |
1.2.3 电离层暴短期预报研究 | 第21-23页 |
1.3 论文研究目的与章节安排 | 第23-24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23页 |
1.3.2 章节安排 | 第23-24页 |
第2章 电离层 | 第24-32页 |
2.1 电离层概述 | 第24-28页 |
2.1.1 电离层是日地耦合系统中重要环节 | 第24页 |
2.1.2 电离层分层结构与规则变化 | 第24-25页 |
2.1.3 电离层中扰动现象 | 第25-28页 |
2.2 电离层无线电测量技术 | 第28-32页 |
2.2.1 电离层垂直探测 | 第28页 |
2.2.2 电离层斜向探测 | 第28-29页 |
2.2.3 卫星信标TEC测量 | 第29-32页 |
第3章 电离层GPS TEC测量 | 第32-37页 |
3.1 GPS系统简介 | 第32-33页 |
3.2 GPS TEC测量 | 第33-37页 |
3.2.1 GPS TEC测量原理 | 第33-34页 |
3.2.2 电离层TEC数据计算 | 第34-37页 |
第4章 中国地区电离层TEC扰动变化分析 | 第37-57页 |
4.1 数据与分析方法 | 第37-38页 |
4.1.1 电离层TEC数据 | 第37页 |
4.1.2 电离层TEC扰动指数DI | 第37-38页 |
4.2 电离层TEC规则变化 | 第38-40页 |
4.3 电离层TEC扰动变化 | 第40-46页 |
4.3.1 电离层DI指数概率分布 | 第40-41页 |
4.3.2 青岛地区电离层DI指数变化 | 第41-43页 |
4.3.3 不同纬度地区电离层DI指数变化 | 第43-45页 |
4.3.4 电离层TEC扰动强度讨论 | 第45-46页 |
4.4 电离层TEC暴特性分析 | 第46-56页 |
4.4.1 电离层TEC暴事件判定 | 第46-47页 |
4.4.2 电离层TEC暴统计特性 | 第47-48页 |
4.4.3 电离层TEC暴的事例研究 | 第48-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日地空间环境对电离层TEC暴影响分析 | 第57-70页 |
5.1 数据与分析方法 | 第57页 |
5.2 TEC暴变扰动与太阳耀斑活动相关性 | 第57-64页 |
5.2.1 与太阳X射线耀斑事件相关分析 | 第57-58页 |
5.2.2 与太阳X射线耀斑流量相关分析 | 第58-59页 |
5.2.3 结果与讨论 | 第59-64页 |
5.3 TEC暴变扰动与行星际磁场活动相关性 | 第64-65页 |
5.4 TEC暴变扰动与地磁暴活动相关性 | 第65-68页 |
5.5 气象活动对电离层TEC暴影响 | 第68-6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6章 电离层TEC暴预报方法研究 | 第70-108页 |
6.1 引言 | 第70页 |
6.2 人工神经网络预报理论 | 第70-73页 |
6.2.1 神经网络基础 | 第70-72页 |
6.2.2 神经网络预报 | 第72-73页 |
6.3 电离层TEC暴事件发生的短期预报 | 第73-85页 |
6.3.1 数据与分析方法 | 第73-76页 |
6.3.2 预报方法探讨 | 第76-81页 |
6.3.3 结果分析 | 第81-85页 |
6.4 电离层暴时TEC参数单站短期预报 | 第85-96页 |
6.4.1 数据与分析方法 | 第85-86页 |
6.4.2 预报方法探讨 | 第86-88页 |
6.4.3 结果分析 | 第88-96页 |
6.5 电离层暴时TEC参数区域重构 | 第96-107页 |
6.5.1 数据与分析方法 | 第97-98页 |
6.5.2 重构方法探讨 | 第98-101页 |
6.5.3 结果分析 | 第101-107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8-112页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108-110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110-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21页 |
攻博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第121-122页 |
致谢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