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3页 |
| 1 导论 | 第13-23页 |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3页 |
| ·理论框架 | 第13-15页 |
| ·文献综述 | 第15-20页 |
| ·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第15页 |
| ·消费函数研究 | 第15页 |
| ·消费需求状况研究 | 第15-16页 |
| ·消费疲软的原因 | 第16页 |
| ·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16-18页 |
| ·刺激消费需求的措施 | 第18-20页 |
| ·我国现有研究的不足 | 第20页 |
|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 ·研究框架 | 第20-21页 |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 ·创新与不足 | 第22-23页 |
| 2 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分析 | 第23-35页 |
| ·农村消费市场的内涵和特征 | 第23-24页 |
| ·农村消费市场的内涵 | 第23页 |
| ·农村消费市场的特征 | 第23-24页 |
| ·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规模及地位 | 第24-27页 |
| ·中国农村消费市场的规模 | 第25-26页 |
| ·中国农村消费市场的地位 | 第26-27页 |
| ·刺激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意义 | 第27-29页 |
| ·农村居民消费是扩大内需的助推器 | 第27页 |
| ·农村居民消费对相关产业和行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 | 第27-28页 |
| ·农村消费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远大于城市消费的拉动作用 | 第28页 |
| ·刺激农村居民消费对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 第28页 |
| ·农村消费的增长对繁荣农村经济、农民实现小康也具有重要意义 | 第28-29页 |
|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 | 第29-35页 |
| ·农村消费层次低 | 第30页 |
| ·城乡收入和消费水平差距扩大 | 第30-31页 |
| ·农村居民消费东、中、西部之间差异显著 | 第31-32页 |
| ·消费结构不合理 | 第32-33页 |
| ·通信消费增长迅速 | 第33页 |
| ·农村消费潜力巨大 | 第33-35页 |
| 3 制约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分析 | 第35-46页 |
| ·收入因素 | 第35-38页 |
| ·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 | 第35-37页 |
| ·农村收入水平的现状 | 第37-38页 |
| ·环境因素 | 第38-41页 |
|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 第38-39页 |
| ·农村医疗保障的落后 | 第39-40页 |
| ·农村养老问题 | 第40页 |
| ·社会保障体系落后 | 第40-41页 |
| ·金融信贷因素 | 第41-43页 |
| ·我国农村消费信贷的特点 | 第41-42页 |
| ·我国农村消费信贷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2-43页 |
| ·消费观念因素 | 第43-44页 |
| ·市场体系因素 | 第44-46页 |
| ·农村商品流通秩序混乱 | 第44页 |
| ·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滞后 | 第44-45页 |
| ·商品供给结构不适应农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 第45-46页 |
| 4 刺激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税收政策研究 | 第46-56页 |
| ·刺激农村居民消费的现有税收政策的缺陷 | 第46-49页 |
| ·现行税制区别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调整力度不够 | 第46页 |
| ·现行税制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力度不够 | 第46-47页 |
| ·现行税收政策不完善,农民仍然承担着不合理的税收负担 | 第47页 |
| ·现行农村税收政策不完善,缺乏公平 | 第47-48页 |
| ·税收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力度不够,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 第48-49页 |
| ·我国今后进一步刺激农村居民消费的税收政策取向 | 第49-56页 |
| ·建立惠农的增值税抵扣、减免制度 | 第49-50页 |
| ·建立鼓励农村居民消费的消费税优惠减免制度 | 第50-51页 |
| ·建立鼓励农村生产经营发展的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优惠减免制度 | 第51-52页 |
| ·建立区别性的农村居民个人所得税抵扣、优惠制度 | 第52-53页 |
| ·开征社会保障税,使农民可以大胆地消费 | 第53页 |
| ·建立促进农村就业和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税收优惠制度 | 第53-54页 |
| ·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税收优惠制度 | 第54-56页 |
| 5 刺激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财政政策研究 | 第56-62页 |
| ·免税补贴,努力增加农民的收入 | 第56-57页 |
|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为扩大内需创造新的增长点 | 第57-58页 |
| ·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供给 | 第57页 |
| ·配合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加大政府的支出份额 | 第57-58页 |
| ·进一步完善财政分配制度 | 第58-59页 |
| ·加大财政贴息力度,支持农产品深加工业 | 第58页 |
| ·大力支持农业生产,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双重目标 | 第58-59页 |
| ·大力支持发展劳务经济 | 第59页 |
| ·进一步完善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 | 第59-60页 |
| ·进一步加大对基层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 | 第60页 |
| ·扩大财政对社保、金融机构的支出,给予农民预期保障 | 第60-61页 |
| ·加强财政对农村的固定投资,改善消费环境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