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1 人与室内空间环境场所的关系 | 第12页 |
1.1.2 国内外室内空间环境场所对行为模式影响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 第12-14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6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1 实地考察法 | 第16-17页 |
1.4.2 图表分析法 | 第17页 |
1.4.3 问卷调查法 | 第17页 |
1.5 论文提纲 | 第17-19页 |
2 室内空间环境场所概念与类别 | 第19-30页 |
2.1 室内空间环境场所理论概念 | 第19-23页 |
2.1.1 室内空间 | 第19-20页 |
2.1.2 环境场所 | 第20-21页 |
2.1.3 室内空间环境场所 | 第21-23页 |
2.2 室内空间环境场所的物质构成 | 第23-26页 |
2.2.1 室内空间形态 | 第23页 |
2.2.2 室内空间结构 | 第23-25页 |
2.2.3 室内空间界面 | 第25-26页 |
2.3 室内空间环境场所的分类 | 第26-29页 |
2.3.1 室内性质及人的空间领域感分类 | 第27-28页 |
2.3.2 人的行为步骤与分类方式 | 第28-29页 |
2.4 小结 | 第29-30页 |
3 室内空间环境场所中人的行为模式分析 | 第30-37页 |
3.1 室内空间环境场所中行为方式的分类 | 第30-31页 |
3.1.1 目的性行为 | 第30页 |
3.1.2 随意性行为 | 第30-31页 |
3.1.3 参与性行为 | 第31页 |
3.2 人在室内空间环境场所中的典型行为方式 | 第31-35页 |
3.2.1 行走 | 第31-32页 |
3.2.2 休息、等待 | 第32页 |
3.2.3 学习 | 第32页 |
3.2.4 就餐 | 第32-33页 |
3.2.5 坐憩 | 第33-34页 |
3.2.6 娱乐休闲 | 第34-35页 |
3.3 室内空间环境场所中的性别差异 | 第35-36页 |
3.4 小结 | 第36-37页 |
4 室内空间环境场所中积极行为模式营造的解析 | 第37-57页 |
4.1 行为模式 | 第37-39页 |
4.1.1 秩序模式 | 第37-38页 |
4.1.2 流动模式 | 第38页 |
4.1.3 分布模式 | 第38-39页 |
4.1.4 状态模式 | 第39页 |
4.2 具体分析 | 第39-51页 |
4.2.1 秩序模式 | 第39-42页 |
4.2.2 流动模式 | 第42-45页 |
4.2.3 分布模式 | 第45-48页 |
4.2.4 状态模式 | 第48-51页 |
4.3 案例分析 | 第51-57页 |
结语 | 第57-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附录一 | 第64-65页 |
附录二 | 第65-66页 |
后记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