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偏斜患者颈椎姿势与矢状骨面型关系的研究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縮略词中英文对照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1-16页 |
1.1 主要仪器与材料 | 第11页 |
1.2 研究对象 | 第11-12页 |
1.2.1 样本的选择 | 第11-12页 |
1.2.2 分类方法 | 第1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3.1 X线头影资料采集 | 第12页 |
1.3.2 自然头位头颅定位正位片的测量 | 第12-13页 |
1.3.3 自然头位头颅定位侧位片的测量 | 第13-14页 |
1.4 测量结果可靠性及可重复性 | 第14-15页 |
1.5 统计学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结果 | 第16-24页 |
2.1 偏颌组与对照组资料一致性检验 | 第16页 |
2.1.1 性别 | 第16页 |
2.1.2 年龄 | 第16页 |
2.2 自然头位下头颅定位正位片测量结果 | 第16-19页 |
2.3.1 正位片观察结果 | 第16页 |
2.2.2 偏颌组组内比较 | 第16-17页 |
2.2.3 对照组组内比较 | 第17-18页 |
2.2.4 偏颌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 | 第18-19页 |
2.3 自然头位下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结果 | 第19-24页 |
2.3.1 侧位片观察结果 | 第19-20页 |
2.3.2 偏颌组组内比较 | 第20-21页 |
2.3.3 对照组组内比较 | 第21-22页 |
2.3.4 偏颌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 | 第22-24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24-30页 |
3.1 下颌偏斜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 第24-25页 |
3.1.1 临床表现 | 第24页 |
3.1.2 诊断 | 第24-25页 |
3.2 自然头位的研究 | 第25-26页 |
3.2.1 自然头位的定义及研究意义 | 第25页 |
3.2.2 自然头位X线片的拍摄方法 | 第25-26页 |
3.2.3 自然头位的可重复性及长期稳定性 | 第26页 |
3.3 颈椎姿势的研究 | 第26页 |
3.3.1 颈椎姿势与颈椎病 | 第26-27页 |
3.3.2 颈椎位置与姿势的描述 | 第26-27页 |
3.4 颌面畸形与颈椎姿势异常的关系研究 | 第27-28页 |
3.5 颌面畸形患者出现颈椎姿势异常的可能机制 | 第28-29页 |
3.6 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综述 | 第34-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
病例报告 | 第47-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