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合金学与各种性质合金论文--其他特种性质合金论文

镁基储氢合金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前言第10-22页
    1.1 氢能开发的必要性及意义第10-11页
    1.2 氢的制取第11页
    1.3 氢的储存第11-12页
    1.4 储氢材料第12-13页
        1.4.1 金属氢化物第12页
        1.4.2 碳性材料第12-13页
        1.4.3 配位氢化物第13页
    1.5 镁基储氢合金的研究进展第13-15页
        1.5.1 Mg-H_2合金第13页
        1.5.2 Mg-Cu 合金第13页
        1.5.3 Mg-Al 合金第13-14页
        1.5.4 Mg-Fe 合金第14页
        1.5.5 Mg-Ni 合金第14-15页
    1.6 催化剂对镁基储氢合金改性第15-19页
        1.6.1 镁基合金储氢动力学和热力学第15页
        1.6.2 催化剂对动力学性能的改善第15-18页
        1.6.3 催化剂对热力学性能的改善第18-19页
    1.7 课题研究目的、内容、技术路线第19-20页
        1.7.1 课题研究的目的第19页
        1.7.2 课题研究的内容第19-20页
        1.7.3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0页
    1.8 课题研究的难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20-22页
        1.8.1 创新之处第20-21页
        1.8.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21-22页
2 试验方法第22-30页
    2.1 合金的机械合金化法制备及改性工艺第22页
        2.1.1 试验用原材料第22页
        2.1.2 实验用辅助材料第22页
    2.2 合金的制备及改性工艺第22-25页
        2.2.1 Mg_(17)Al_(12)合金的制备第22-23页
        2.2.2 Mg_(17)Al_(12)+5%、10%(Cu、Ni)合金的制备第23页
        2.2.3 Mg_(17)Al_(12)+5%、10%(C、B)合金的制备第23-24页
        2.2.4 Mg_(17)Al_(12-X)Cu_X(X=1,2)合金的制备第24页
        2.2.5 最终选用的合金成分配比及球磨工艺参数第24-25页
    2.3 合金物相结构的 X 射线衍射分析第25-26页
    2.4 合金的气态储氢性能测试第26-30页
        2.4.1 实验原理第26-27页
        2.4.2 试验前准备工作第27-28页
        2.4.3 吸氢动力学曲线的测试第28页
        2.4.4 放氢 p-C-T 曲线的测试第28-30页
3 Mg_(17)Al_(12)合金的机械合金化法制备及测试第30-38页
    3.1 Mg_(17)Al_(12)合金机械合金化制备第30-32页
    3.2 Mg_(17)Al_(12)吸放氢前后的 X 射线衍射结果与分析第32-33页
    3.3 Mg_(17)Al_(12)的吸放氢性能测试与分析第33-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8页
4 Mg_(17)Al_(12)+5%、10%(Cu、Ni)合金的制备及测试第38-56页
    4.1 Mg_(17)Al_(12)的表面复相球磨处理第38页
    4.2 Mg_(17)Al_(12)+5%、10%(Cu、Ni)合金吸放氢前后的 X 射线衍射结果第38-44页
        4.2.1 Mg_(17)Al_(12)+ xCu(x=5%、10%)合金第38-43页
        4.2.2 Mg_(17)Al_(12)+xNi(x=5%、10%)合金第43-44页
    4.3 Mg_(17)Al_(12)+5%、10%(Cu、Ni)合金的吸放氢性能测试第44-49页
    4.4 分析与讨论第49-54页
        4.4.1 机械合金化及表面复相球磨工艺第49-50页
        4.4.2 Mg_(17)Al_(12)合金表面复相球磨后的性能第50-53页
        4.4.3 Ni/Cu 对 Mg_(17)Al_(12)合金放氢焓变值和熵变值的影响第53-54页
    4.5 本章小结第54-56页
5 Mg_(17)Al_(12)+10%、15%(C、B)合金的制备及测试第56-72页
    5.1 Mg_(17)Al_(12)合金表面复相球磨处理第56页
    5.2 Mg_(17)Al_(12)+10%、15%(C、B)合金吸放氢前后的 X 射线衍射结果与分析第56-61页
        5.2.1 Mg_(17)Al_(12)+xC(x=10%、15%)合金第56-59页
        5.2.2 Mg_(17)Al_(12)+xB(x=5%、10%)合金第59-61页
    5.3 Mg_(17)Al_(12)+10%、15%(C、B)合金的吸放氢性能测试第61-66页
    5.4 分析与讨论第66-70页
        5.4.1 机械合金化及表面复相球磨后的工艺第66-67页
        5.4.2 Mg_(17)Al_(12)合金表面复相球磨后的性能第67-69页
        5.4.3 C/B 对 Mg_(17)Al_(12)合金放氢焓变值和熵变值的影响第69-70页
    5.5 本章小结第70-72页
6 Mg_(17)Al_(12)-xCux(x=0,1,2)合金的制备及测试第72-80页
    6.1 Mg_(17)Al_(12)-xCux(x=0,1,2)合金的制备第72页
    6.2 Mg_(17)Al_(12)-xCux(x=0,1,2)合金吸放氢前后的 X 射线衍射结果与分析第72-75页
        6.2.1 Mg_(17)Al_(11)Cu 合金第72-73页
        6.2.2 Mg_(17)Al_(10)Cu_2合金第73-75页
    6.3 Mg_(17)Al_(12-x)Cu_x(x=0,1,2)合金的吸放氢性能测试第75-77页
    6.4 Cu 对 Mg-Al 合金放氢焓变值和熵变值的影响第77-78页
    6.5 分析与讨论第78-79页
    6.6 本章小结第79-80页
7 结论第80-82页
致谢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90页
附录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及专利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钛合金的应力腐蚀开裂与腐蚀电化学研究
下一篇:煤矸石及其燃后灰渣中砷、硒、锑的淋溶释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