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微生物学论文

菲降解生物膜与河水生物膜中的功能菌群分析

致谢第6-7页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目录第9-12页
第一章 细菌生物膜中AHL调控PAHs降解的可能性探讨第12-28页
    1 多环芳烃污染现状及微生物修复第13-17页
        1.1 多环芳烃污染现状第13-14页
        1.2 微生物修复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第14-16页
            1.2.1 生物膜中PAHs降解菌群的研究方法第15-16页
            1.2.2 粘土在微生物修复多环芳烃中的应用第16页
        1.3 多环芳烃降解的调控机制研究第16-17页
    2 群体感应研究进展第17-22页
        2.1 群体感应的概念第17-18页
        2.2 天然生物膜中基于AHL产生菌的群体感应研究现状第18-22页
            2.2.1 生物膜中AHL产生菌的筛选方法第19-21页
            2.2.2 生物膜中AHL产生菌的鉴定方法第21-22页
    3 生物膜研究进展第22-26页
        3.1 生物膜的概念第22-23页
        3.2 群体感应调控生物膜的形成第23-24页
        3.3 生物膜影响多环芳烃降解第24-25页
        3.4 生物膜中AHL调控PAHs降解的研究可行性第25-26页
    4 论文选题与研究方案第26-28页
        4.1 论文选题第26页
        4.2 论文方案第26-28页
第二章 菲降解生物膜中的菌群结构和功能基因第28-42页
    1 实验部分第29-33页
        1.1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29页
        1.2 实验方法第29-33页
            1.2.1 生物膜富集第29-30页
            1.2.2 HPLC测定降解曲线第30页
            1.2.3 DNA的提取第30页
            1.2.4 降解基因的扩增第30-31页
            1.2.5 克隆文库的构建第31-32页
            1.2.6 系统发育树分析第32页
            1.2.7 扫描电镜(SEM)观察CB和COB及上面负载的生物膜第32页
            1.2.8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分析第32-33页
    2 结果与讨论第33-40页
        2.1 菲的降解动力学第33-34页
        2.2 COB和CB载体颗粒上生物膜的菌群结构组成第34-36页
        2.3 COB/CB载体颗粒及其生物膜的扫描电镜图第36-37页
        2.4 COB/CB生物膜中PAH-RHD_α基因的多样性第37-38页
        2.5 COB对细菌群落组成的选择效应第38-40页
    3 小结第40-42页
第三章 河水生物膜中AHL产生菌的分布和特性第42-52页
    1 实验部分第43-44页
        1.1 实验材料和试剂第43页
        1.2 试验方法第43-44页
            1.2.1 自然环境样品模拟的污染环境样品第43页
            1.2.2 菌株的筛选第43-44页
            1.2.3 AHL检测第44页
            1.2.4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分析第44页
            1.2.5 菌株的鉴定第44页
    2 结果与讨论第44-50页
        2.1 河水生物膜中AHL产生菌随时间的变化第44-45页
        2.2 AHL产生菌的分离第45页
        2.3 AHL产生菌的多样性第45-49页
        2.4 生物膜群落的TRFLP分析第49-50页
    3 小结第50-52页
第四章 筛选产AHL的PAHs降解菌第52-61页
    1 实验部分第53-56页
        1.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53页
        1.2 实验方法第53-56页
            1.2.1 样品采集第53-54页
            1.2.2 降解菌驯化和分离第54-55页
            1.2.3 HPLC测定菌株降解效率第55页
            1.2.4 产AHL降解菌的筛选第55页
            1.2.5 TLC初步鉴定AHL第55-56页
            1.2.6 GC-MS鉴定AHL第56页
            1.2.7 降解基因的扩增和鉴定第56页
            1.2.8 菌株的鉴定第56页
    2 结果与讨论第56-60页
        2.1 产AHL的PAHs降解菌的筛选第56-57页
        2.2 筛选方法的比较第57-58页
        2.3 降解基因第58页
        2.4 菌株XPQ1的降解动力学第58-59页
        2.5 TLC、GC-MS鉴定菌株XPQ1的AHL信号分子第59-60页
    3 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及展望第61-65页
    1 研究结论第61-63页
        1.1 PAHs降解生物膜的菌群结构和功能基因第61-62页
        1.2 河水生物膜中AHL产生菌的分离和特性第62页
        1.3 筛选产AHL的PAHs降解菌第62-63页
    2 主要创新点第63页
    3 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2页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X波段双线偏振雷达资料的衰减订正和地物消除以及降水物类型判别研究
下一篇:财务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资本成本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