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贵重金属论文--金论文

黑龙江省黑河市三道湾子岩金矿成因分析和资源量估算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0-15页
    0.1 依托项目及论文选题第10页
    0.2 地理位置第10-11页
    0.3 研究现状第11-13页
        0.3.1 以往矿产地质工作及现状第11-12页
        0.3.2 以往科研工作进展和存在的问题第12-13页
    0.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实物工作量第13-15页
        0.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3页
        0.4.2 完成实物工作量第13-15页
第1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15-25页
    1.1 大地构造位置第15-16页
    1.2 区域地层第16-18页
    1.3 区域构造第18-20页
    1.4 区域岩浆岩第20-23页
        1.4.1 侵入岩第20-21页
        1.4.2 火山岩第21-23页
    1.5 区域矿产第23-25页
第2章 矿区地质第25-29页
    2.1 矿区地层第25-26页
    2.2 矿区构造第26-27页
    2.3 矿区岩浆岩第27-29页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第29-40页
    3.1 矿体特征第29-33页
    3.2 矿石特征第33-35页
    3.3 矿石的结构构造第35-36页
    3.4 金的粒度及赋存状态和载金矿物第36-37页
    3.5 矿床成矿阶段划分第37-38页
    3.6 围岩蚀变第38-40页
第4章 矿床成因分析第40-46页
    4.1 成矿地质条件第40-41页
        4.1.1 地层对成矿的控制作用第40页
        4.1.2 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第40-41页
    4.2 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第41-44页
        4.2.1 氢氧同位素特征第41-43页
        4.2.2 硫同位素特征第43-44页
        4.2.3 铅同位素特征第44页
    4.3 矿床成因分析第44-46页
第5章 资源量估算第46-64页
    5.1 资源量估算的工业指标第46页
    5.2 资源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其依据第46-47页
    5.3 资源量估算主要参数的确定第47-51页
        5.3.1 平均品位计算第47页
        5.3.2 矿体水平厚度的计算第47-48页
        5.3.3 块段面积、体积、小体重、矿石量及金属量计算第48-49页
        5.3.4 主要参数的取位和进位原则第49-50页
        5.3.5 特高品位处理第50-51页
    5.4 矿体圈定原则第51-52页
    5.5 资源量类型分类和块段的划分原则第52页
    5.6 资源量估算结果第52-57页
    5.7 伴生矿产的资源量估算方法及结果第57-63页
    5.8 资源量估算中需要说明的问题第63-64页
结论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7页
图版第67-72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2-73页
后记和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黑龙江省肇州县肇州镇地热资源评价与研究
下一篇:土霉素对菌株ZY-2与SBR废水处理的影响及其微生物学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