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8页 |
第2章 不作为共同犯罪概念 | 第8-12页 |
2.1 不作为的概念界定 | 第8-9页 |
2.2 共同犯罪的概念界定 | 第9-10页 |
2.3 不作为共同犯罪的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第3章 不作为共同犯罪的理论基础 | 第12-22页 |
3.1 不作为共同犯罪的理论纷争 | 第12-16页 |
3.1.1 全面否定说 | 第12-13页 |
3.1.2 限制肯定说 | 第13-15页 |
3.1.3 全面肯定说 | 第15-16页 |
3.2 行为论的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3.2.1 不作为与行为理论 | 第16-17页 |
3.2.2 不作为的行为性 | 第17-18页 |
3.3 共犯论的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3.3.1 不作为可以形成共同的犯罪故意 | 第18-19页 |
3.3.2 不作为对结果具有原因力 | 第19-20页 |
3.3.3 不作为能与其他行为构成共同犯罪行为 | 第20-22页 |
第4章 不作为共同犯罪的成立要件 | 第22-36页 |
4.1 以作为义务的存在为前提条件 | 第22-24页 |
4.1.1 关于作为义务必要性的争论 | 第22-23页 |
4.1.2 作为义务的区分 | 第23-24页 |
4.2 不作为共同犯罪的主观方面要件 | 第24-30页 |
4.2.1 不作为共同犯罪的认识因素 | 第24-26页 |
4.2.2 不作为共同犯罪的意志因素 | 第26-27页 |
4.2.3 不作为共同犯罪的意思联络与不作为片面共犯 | 第27-30页 |
4.3 不作为共同犯罪的客观方面要件 | 第30-36页 |
4.3.1 不作为共同犯罪的客观行为联络 | 第30-31页 |
4.3.2 不作为共同犯罪的共同行为方式 | 第31-36页 |
第5章 结语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