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光谱吸收式气体检测系统的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8页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红外气体检测技术发展概述 | 第13-24页 |
1.2.1 气体传感器技术分类 | 第14-20页 |
1.2.2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 | 第20-22页 |
1.2.3 国内外红外气体检测技术发展现状 | 第22-24页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24-28页 |
第2章 红外吸收气体检测理论与系统仿真 | 第28-50页 |
2.1 分子光谱理论 | 第28-33页 |
2.1.1 分子转动光谱 | 第28-31页 |
2.1.2 分子振动光谱 | 第31-33页 |
2.1.3 分子的转动—振动光谱 | 第33页 |
2.2 光谱线的形状与展宽 | 第33-36页 |
2.3 朗伯比尔定律 | 第36页 |
2.4 吸收谱线的选择 | 第36-39页 |
2.5 波长调制光谱检测理论 | 第39-41页 |
2.6 基于MATLAB的气体检测系统仿真 | 第41-48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3章 激光器温度控制及驱动系统 | 第50-85页 |
3.1 激光器温度控制电路 | 第50-68页 |
3.1.1 激光器温度控制原理 | 第51-52页 |
3.1.2 温控电路设计 | 第52-56页 |
3.1.3 温度控制及补偿网络的参数设定 | 第56-60页 |
3.1.4 温控电路的性能测试 | 第60-67页 |
3.1.5 温控仪的制作 | 第67-68页 |
3.2 激光器电流驱动电路 | 第68-77页 |
3.2.1 波形调制电路 | 第68-74页 |
3.2.2 电压可控恒流源电路 | 第74-76页 |
3.2.3 激光器的保护措施 | 第76-77页 |
3.3 低纹波线性稳压电源 | 第77-79页 |
3.4 激光器驱动仪的集成与软件系统 | 第79-84页 |
3.4.1 激光器驱动仪 | 第79-82页 |
3.4.2 TI-RTOS软件系统 | 第82-8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4章 气体吸收信号的检测与处理系统 | 第85-109页 |
4.1 气室与系统光路 | 第85-90页 |
4.1.1 光纤准直器 | 第86-87页 |
4.1.2 气室的集成与测试 | 第87-88页 |
4.1.3 其他光学器件 | 第88-90页 |
4.2 光电转换及差分电路 | 第90-98页 |
4.2.1 光电探测器 | 第90-96页 |
4.2.2 光电转换电路 | 第96-97页 |
4.2.3 差分电路 | 第97-98页 |
4.3 数字式正交锁相放大器 | 第98-107页 |
4.3.1 锁相放大原理 | 第99-101页 |
4.3.2 电路设计 | 第101-103页 |
4.3.3 功能仿真 | 第103-106页 |
4.3.4 谐波提取实验 | 第106-10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07-109页 |
第5章 WMS检测系统的集成与实验研究 | 第109-123页 |
5.1 实验平台与准备工作 | 第109-115页 |
5.1.1 仪器集成 | 第110-111页 |
5.1.2 动态配气 | 第111-112页 |
5.1.3 浓度标定实验 | 第112-115页 |
5.2 气体检测实验 | 第115-121页 |
5.2.1 检测下限 | 第115-117页 |
5.2.2 重复性 | 第117-118页 |
5.2.3 稳定性 | 第118-119页 |
5.2.4 响应时间 | 第119页 |
5.2.5 示值误差 | 第119-121页 |
5.3 实验总结与分析 | 第12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21-123页 |
总结 | 第123-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6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136-138页 |
致谢 | 第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