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针尖增强拉曼散射在纳米结构识别中的应用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高空间分辨的化学识别技术第14-44页
    1.1 多种微观尺度上的表征技术简介第14-16页
    1.2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第16-21页
        1.2.1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基本原理第16-17页
        1.2.2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高空间分辨成像第17-19页
        1.2.3 非弹性隧穿谱第19-21页
    1.3 近场光学显微镜的化学识别技术第21-34页
        1.3.1 近场光学显微镜第21-24页
        1.3.2 近场荧光显微镜第24-27页
        1.3.3 近场红外显微镜第27-29页
        1.3.4 近场拉曼显微镜第29-34页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4-38页
        1.4.1 仪器设备第34-38页
        1.4.2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意义第38页
    参考文献第38-44页
第二章 金属表面上相邻的不同分子的化学识别第44-66页
    2.1 研究背景:非线性针尖增强拉曼散射技术第44-48页
    2.2 Ag(111)表面卟啉分子混蒸样品的制备与STM形貌表征第48-50页
    2.3 Ag(111)表面卟啉分子混蒸样品的TERS识别第50-57页
        2.3.1 TERS数据库的建立第50-52页
        2.3.2 近邻的不同分子的化学识别第52-57页
    2.4 分子的吸附构型研究第57-62页
        2.4.1 微分拉曼散射截面第57-59页
        2.4.2 TERS光谱模拟以及分子吸附构型第59-62页
    2.5 TERS高空间分辨的机制探讨第62-64页
        2.5.1 TERS随纳腔距离的非线性第62-63页
        2.5.2 TERS随激光功率的非线性第63-64页
    2.6 本章小结第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第三章 表面纳米结构的TERS光谱成像及其全谱分析第66-88页
    3.1 研究背景:光谱成像分析技术第66-72页
        3.1.1 模式分析第66-67页
        3.1.2 PCA简介第67-68页
        3.1.3 聚类分析方法简介第68-69页
        3.1.4 VCA方法简介第69-71页
        3.1.5 全谱分析方法第71-72页
    3.2 ZnTPP二聚体的TERS成像第72-76页
        3.2.1 ZnTPP二聚体的样品制备及STM表征第72-73页
        3.2.2 ZnTPP二聚体的TERS成像的模式分析第73-75页
        3.2.3 ZnTPP二聚体的TERS成像的全谱分析第75-76页
    3.3 ZnTPP分子岛的TERS成像第76-80页
        3.3.1 ZnTPP分子岛的STM表征第76-77页
        3.3.2 ZnTPP分子岛的TERS成像的模式分析第77-79页
        3.3.3 ZnTPP分子岛的TERS成像的全谱分析第79-80页
    3.4 紧邻分子岛的TERS成像第80-83页
        3.4.1 紧邻分子岛的STM表征及TERS成像的模式分析第80-81页
        3.4.2 紧邻分子岛的TERS成像的全谱分析第81-83页
    3.5 台阶边吸附的分子链TERS成像成像第83-85页
        3.5.1 台阶边吸附的分子链的STM表征以及TERS成像的模式分析第83-84页
        3.5.2 台阶边吸附的分子链的TERS成像的全谱分析第84-85页
    3.6 本章小结第85页
    参考文献第85-88页
第四章 第二层卟啉分子的TERS研究第88-110页
    4.1 研究背景:STM诱导发光技术第88-92页
    4.2 第二层ZnTPP的STM研究第92-93页
    4.3 第二层ZnTPP的TERS光谱研究第93-95页
    4.4 第二层ZnTPP的TERS成像研究第95-99页
        4.4.1 第二层ZnTPP的TERS线扫描研究第95-98页
        4.4.2 第二层ZnTPP的TERS成像研究第98-99页
    4.5 第二层ZnTPP的TERS非线性研究第99-102页
        4.5.1 TERS信号随电流的变化第99-101页
        4.5.2 TERS信号随功率的变化第101-102页
    4.6 TERS的增强因子分析第102-104页
    4.7 第二层ZnTPP的TERS机制研究第104-106页
    4.8 本章小结第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0页
第五章 碳纳米管的TERS研究第110-132页
    5.1 研究背景第110-118页
        5.1.1 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的几何结构第110-112页
        5.1.2 碳纳米管的拉曼光谱第112-115页
        5.1.3 碳纳米管的TERS研究第115-118页
    5.2 Ag(111)表面碳纳米管样品的制备第118-119页
    5.3 碳纳米管的TERS信号第119-121页
    5.4 碳纳米管的TERS成像第121-123页
    5.5 碳纳米管应力分析第123-127页
        5.5.1 碳纳米管中的应力初探第123-125页
        5.5.2 碳纳米管中的应力第125-127页
    5.6 碳纳米管上TERS的非线性分析第127-128页
    5.7 本章小结第128-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32页
发表论文目录第132-134页
致谢第134-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铜催化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及伯胺催化剂在手性磺酰胺合成中的应用
下一篇:石墨烯离面力学特性及其复合材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