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本文工作 | 第13-14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Web漏洞扫描相关技术研究 | 第16-32页 |
2.1 Web应用程序和相关技术研究 | 第16-21页 |
2.1.1 Web应用程序概念及通信模型 | 第16-17页 |
2.1.2 HTTP技术研究 | 第17-18页 |
2.1.3 JavaScript及AJAX技术研究 | 第18-21页 |
2.2 Web应用程序安全问题研究 | 第21-26页 |
2.2.1 Web应用程序漏洞概述 | 第21-22页 |
2.2.2 SQL注入漏洞研究 | 第22-23页 |
2.2.3 XSS漏洞研究 | 第23-26页 |
2.3 Web应用程序漏洞扫描技术研究 | 第26-28页 |
2.3.1 Web漏洞扫描器概述 | 第26页 |
2.3.2 Web漏洞扫描器工作流程 | 第26-28页 |
2.4 Web爬虫技术研究 | 第28-30页 |
2.4.1 Web爬虫工作流程 | 第28页 |
2.4.2 爬虫爬取策略分析 | 第28-29页 |
2.4.3 Web爬虫工作流程 | 第29-30页 |
2.5 分布式技术研究 | 第30-3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Web应用漏洞扫描工具的分析与概要设计 | 第32-42页 |
3.1 系统设计目标 | 第32-33页 |
3.2 系统架构设计 | 第33-37页 |
3.3 中心节点模块的分析与设计 | 第37-39页 |
3.3.1 中心管理模块的设计 | 第37页 |
3.3.2 任务节点管理模块的设计 | 第37页 |
3.3.3 中心节点任务调度模块的设计 | 第37-38页 |
3.3.4 爬虫管理模块的设计 | 第38页 |
3.3.5 漏洞管理模块的设计 | 第38-39页 |
3.4 任务节点的分析与设计 | 第39-40页 |
3.4.1 任务节点自管理模块的设计 | 第39页 |
3.4.2 节点通信模块的设计 | 第39页 |
3.4.3 爬虫模块的设计 | 第39-40页 |
3.4.4 漏洞扫描模块的设计 | 第40页 |
3.4.5 本地资源监控模块的分析 | 第40页 |
3.5 Web漏洞扫描工具部署 | 第40-4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Web应用漏洞扫描工具关键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42-63页 |
4.1 中心节点中任务调度模块的详细设计 | 第42-45页 |
4.1.1 任务调度模块组成 | 第42-44页 |
4.1.2 动态任务调度方法 | 第44-45页 |
4.2 任务节点中爬虫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45-53页 |
4.2.1 爬虫模块内部结构 | 第46页 |
4.2.2 HTTP请求与相应子模块 | 第46-48页 |
4.2.3 动态脚本处理子模块 | 第48-52页 |
4.2.4 URL提取子模块 | 第52页 |
4.2.5 动态交互点提取子模块 | 第52-53页 |
4.3 任务节点中漏洞扫描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53-62页 |
4.3.1 基于状态图的漏洞扫描方法 | 第53-54页 |
4.3.2 漏洞扫描模块相关数据结构 | 第54-56页 |
4.3.3 SQL注入漏洞扫描方法 | 第56-59页 |
4.3.4 XSS漏洞扫描方法 | 第59-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Web漏洞扫描工具的测试 | 第63-69页 |
5.1 搭建测试环境 | 第63-64页 |
5.2 测试内容与测试过程 | 第64-66页 |
5.3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66-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9-71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9页 |
6.2 问题和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