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块体非晶合金概述及发展历程 | 第10-11页 |
1.1.1 非晶合金的发展历程 | 第10-11页 |
1.2 非晶合金的力学行为及变形机理 | 第11-14页 |
1.2.1 非晶合金的室温塑性 | 第12页 |
1.2.2 非晶合金的屈服行为 | 第12-13页 |
1.2.3 非晶合金的变形机理 | 第13-14页 |
1.3 非晶合金复合材料概述及发展 | 第14-16页 |
1.4 复合材料有效弹性模量计算方法的评述 | 第16-17页 |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17-18页 |
第2章 渐进均匀化理论 | 第18-28页 |
2.1 引言 | 第18-19页 |
2.2 均匀化理论的计算方法 | 第19-22页 |
2.3 均匀化的有限元格式 | 第22-25页 |
2.4 边界条件的设定 | 第25-26页 |
2.5 本章总结 | 第26-28页 |
第3章 颗粒增强非晶合金复合材料等效弹性模量的有限元模拟 | 第28-51页 |
3.1 引言 | 第28页 |
3.2 复合材料等效弹性模量的计算公式 | 第28-30页 |
3.2.1 Mori-Tanaka方法 | 第28-29页 |
3.2.2 等应力法与等应变法 | 第29页 |
3.2.3 Halpin-Tsai (H-T)公式法 | 第29-30页 |
3.2.4 Hashin-Shrikman (H-S)模型 | 第30页 |
3.3 非晶合金复合材料有效弹性模量的有限元实现流程 | 第30-31页 |
3.4 非晶合金复合材料有效弹性常数的计算 | 第31-50页 |
3.4.1 金属颗粒增强铜基及锆基非晶合金复合材料有效弹性常数计算 | 第32-37页 |
3.4.2 陶瓷颗粒增强锆基及镁基非晶合金复合材料有效弹性常数计算 | 第37-45页 |
3.4.3 氧化物颗粒增强镁基非晶合金复合材料有效弹性常数计算 | 第45-47页 |
3.4.4 金刚石颗粒增强锆基非晶合金复合材料有效弹性常数计算 | 第47-50页 |
3.5 本章总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颗粒增强锆基非晶合金复合材料的黏弹性的模拟 | 第51-59页 |
4.1 引言 | 第51页 |
4.2 黏弹性能分析 | 第51-53页 |
4.3 黏弹性实验算例分析 | 第53-58页 |
4.4 本章总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5.1 总结 | 第59页 |
5.2 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