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史 | 第8-10页 |
1.2 频谱及其管理和监测 | 第10-13页 |
1.2.1 无线频谱 | 第10-11页 |
1.2.2 频谱的分配状况 | 第11-12页 |
1.2.3 频谱的使用和管理 | 第12-13页 |
1.3 认知无线电技术的提出 | 第13页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 第13-16页 |
1.4.1 课题背景 | 第13-14页 |
1.4.2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页 |
1.4.3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频谱管理和监测技术 | 第16-42页 |
2.1 无线传播特性 | 第16-30页 |
2.1.1 无线传播基本原理 | 第16页 |
2.1.2 无线传播途径 | 第16-18页 |
2.1.3 无线传播环境和损耗 | 第18-27页 |
2.1.4 无线信道的统计模型 | 第27-30页 |
2.2 无线频谱资源管理 | 第30-34页 |
2.2.1 无线频谱的特性 | 第30-32页 |
2.2.2 频谱资源管理的意义 | 第32-33页 |
2.2.3 国内外频谱资源管理的现状 | 第33-34页 |
2.3 无线电频谱监测的理论基础 | 第34-41页 |
2.3.1 无线电监测的研究现状 | 第34页 |
2.3.2 能量检测法 | 第34-37页 |
2.3.3 匹配滤波器检测法 | 第37-39页 |
2.3.4 循环平稳特征检测法 | 第39-4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基于FSQ26和LABVIEW的频谱监测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第42-56页 |
3.1 频谱占用度 | 第42-44页 |
3.2 监测平台的设计 | 第44-51页 |
3.2.1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第44-47页 |
3.2.2 数据处理与呈现模块设计 | 第47-49页 |
3.2.3 数据存储模块设计 | 第49-51页 |
3.3 监测平台的实现 | 第51-54页 |
3.3.1 平台的主体构成和组建 | 第51-53页 |
3.3.2 频谱分析仪及其参数的设定 | 第53-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四章 基于监测平台的数据测试与分析 | 第56-78页 |
4.1 实测数据分析 | 第56-66页 |
4.1.1 上海实地数据采集 | 第57-58页 |
4.1.2 上海数据分析 | 第58-62页 |
4.1.3 南昌实地数据采集 | 第62-63页 |
4.1.4 南昌数据分析 | 第63-66页 |
4.2 基于CR模型的频谱占用分析 | 第66-72页 |
4.2.1 具有周期占用规律的频谱解决方案 | 第67-69页 |
4.2.2 随机占用情况的频谱解决方案 | 第69-72页 |
4.3 频谱占用度的预测研究 | 第72-76页 |
4.3.1 马尔科夫频谱预测模型 | 第72-75页 |
4.3.2 HMM和POMDP频谱预测模型 | 第75-76页 |
4.4 面向WRC-15的频谱相关工作 | 第76-7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78-79页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缩略词表 | 第83-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