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引言 | 第11页 |
·植物凋落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 第11-13页 |
·植物凋落物的概念及生态功能 | 第11-12页 |
·植物凋落物的分解及其影响因素 | 第12-13页 |
·土壤侵蚀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及特性的影响 | 第13-15页 |
·影响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因素 | 第15-17页 |
·温度对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 第15-16页 |
·土壤含水量对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 第16页 |
·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 第16-17页 |
·植被类型对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 第17页 |
·结语 | 第17-19页 |
第二章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几种常见植物凋落物中不同形态氮素含量研究 | 第19-2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0-21页 |
·供试样品的采集 | 第20-21页 |
·试验设计 | 第21页 |
·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21页 |
·统计分析 | 第2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1-25页 |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几种常见树种枯落叶及植物残体中可溶性全氮含量的变化 | 第21-22页 |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几种常见树种枯落叶及植物残体中可溶性有机氮含量的变化 | 第22-24页 |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几种常见植物凋落物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 第24-25页 |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几种常见树种枯落叶及植物残体中各种形态氮素之间的关系 | 第25页 |
·讨论 | 第25-27页 |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几种常见树种枯落叶及植物残体中不同形态氮素的含量 | 第25-26页 |
·影响植物凋落物中不同形态氮素含量的因素 | 第26页 |
·植物凋落物氮素含量与土壤生态系统中的氮素迁移与转化 | 第26-27页 |
第三章 侵蚀对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及储量的影响 | 第27-3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8-29页 |
·研究地区概况 | 第28-29页 |
·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29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2页 |
·侵蚀对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含量的影响 | 第29-31页 |
·侵蚀对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的影响 | 第31页 |
·侵蚀对土壤C/N 比的影响及两个区域土壤全氮与有机碳的关系 | 第31-32页 |
·讨论 | 第32-34页 |
·土壤侵蚀作用对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含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土壤侵蚀作用对土壤总有机碳和全氮储量的影响 | 第33页 |
·土壤侵蚀作用对土壤C/N 值的影响及两个区域土壤全氮与有机碳的关系 | 第33-34页 |
第四章 氧气浓度和有机底物对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 第34-43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5-36页 |
·样品的采集 | 第35页 |
·碳素矿化培养试验 | 第35页 |
·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35-36页 |
·统计分析 | 第3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6-40页 |
·两个区域不同深度土层土壤性质的比较 | 第36-37页 |
·不同来源土壤有机碳矿化特性 | 第37-39页 |
·不同氧气浓度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 第39-40页 |
·讨论 | 第40-43页 |
·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及特性对土壤碳矿化特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添加有机底物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特性的影响 | 第41页 |
·不同氧气浓度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特性的影响 | 第41-4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页 |